文档名称 文档密级:内部公开 敏捷中如何测试 1前言 在《第一次把事情做对》中讲到的三种做事的方式:明明只是应付变化,是事后挽救型的:出了问题才去灭火;聪聪想到了变化,但只是为变化而变化,是一边灭
格的说,我对于传统测试没有太多经验。从06年进入游戏测试行业开始,我所在的团队就在尝试向敏捷方式的转变,成功敏捷后至今,已一年有余。而这近一年半的经历给了我很大的冲击,让我每天都对我的工作有新的认识
1. 敏捷Web性能测试介绍一些实用的Web性能测试工具主讲人:李锟 2. 10/16/20182为何程序员需要学会做性能测试在上线之前对应用的性能表现心里有数 尽早暴露出应用中存在的性能问题 使用测试数据指导性能调优的方向
测试是为了保证软件的质量,敏捷测试关键是保证可以持续、及时的对软件质量情况进行全面的反馈。由于在敏捷开发过程中每个迭代都会增加功能、修复缺陷或重构代码,所以在完成当前迭代新增特性测试工作的同时,还要通
文 / 朱少民 2010年为《程序员》杂志写了一篇《敏捷测试的方法和实践》,我们可以回过头来,看看过去的一年,敏捷测试发生了哪些变化。首先,我做了一个实验,分别打开2010年和2011年的“STAREAST Conference
在本教程中,将学习如何自动化一个大型、多组件系统的功能测试和系统回归测试。本教程还将了解一些为了向测试工具增添自动化功能而创建的自定义工件。 企业需要随着瞬息万变的世界而进行调整,他们的 IT 系
JavaScript 单元测试框架,也是目前主流的 Dojo 单元测试技术。Ant 是基于 Java 技术的构建工具,Ant build 是敏捷开发中用于持续集成的主流方法。本文首先介绍 Dojo 单元测试的类型以及使用
1. GlassFish 和 敏捷Sun 中国工程研究院 蒋健 jim.jiang@sun.com1 2. GlassFish是什么?水晶一样透明开放,鱼儿一样自由自在 迅速增长的开源社区 Java
1. 敏捷商业智能高性能计算,快速发布,拥抱变化2014.5.17 2. 关于我们永洪科技成立于2012年初留学生创业团队,入驻中关村留学生创业园管理团队10年以上的BI经验,均来自世界知名BI企业研
ISTQB Foundation Level Test Paper (1) ISTQB软件测试初级认证 ——考前辅导 International Software Testing Qualifications
1. 敏捷开发交流 ——敏捷理念 2. 交流目标21敏捷理念2敏捷的实践 3. 优秀的实践1迭代启动会议、每日例会、迭代演示、迭代回顾2STORY分解、澄清、可视化管理3系统剖析图、持续集成、结对编程、测试驱动开发、单一主干
形成早期的良好合作,及时反馈提高产品质量。敏捷小组关注完成和交付具有用户价值的功能,而不是孤立的任务。以前我们都用需求规格说明书或者用例来编写详细的需求,敏捷使用用户故事来罗列需求。用户故事是一种表示
形成早期的良好合作,及时反馈提高产品质量。敏捷小组关注完成和交付具有用户价值的功能,而不是孤立的任务。以前我们都用需求规格说明书或者用例来编写详细的需求,敏捷使用用户故事来罗列需求。用户故事是一种表示
什么样的方法?是结构化还是迭代?或者两者混用?又或者还有其他的方法? 费一帆 15:25:39 敏捷开发中,对文档的要求不是那么严格 smart625-LM 15:25:56 恩,呵呵,你干嘛呢?
简单的说,敏捷开发是一种以人为核心、迭代、循序渐进的开发方法。在敏捷开发中,软件项目的构建被切分成多个子项目,各个子项目的成果都经过测试,具备集成和可运行的特征。换言之,就是把一个大项目分为多个相互
的一些实践,提高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能力和项目的交付质量。 参考资料: 《轻松Scrum之旅—敏捷开发故事》、《敏捷无敌》 硝烟中的Scrum 和 XP 火星人敏捷开发手册 Scrum-Checklists 维基百科: http://zh
1. 敏捷开发——SCRUM金亮 QQ:27074869 2012 2. Scrum是什么 3. Scrum是什么Scrum属于敏捷开发范畴的一种开发流程,以英式橄榄球争球队形(Scrum)为名,Sc
译者金毅 这个月初, Energized Work 的共同创始人兼敏捷教练 Simon Baker 发表文章《干货》,介绍了他这些年来使用敏捷方法的经验。你可以从 Energized Works 的 网站
1. 敏捷开发基础测试驱动、自动化构建与持续集成 2. 内容提要敏捷开发简介 契约式设计基础 单元测试 测试驱动开发 重构 自动化构建与持续集成 3. 敏捷开发背景知识敏捷开发背景2001年,为了解
1. Scrum 敏捷项目管理12收 益 点Scrum 优势,流程,产物Scrum 角色,责职 2. Scrum 是一个用于运行项目的框架,现已被数十家公司数百个项目开发中应用,适用于需求难以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