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将至 你要换手机吗?

jopen 10年前

九月将至 你要换手机吗?

        九月将近,又到了苹果一年一度的手机新品发布月。当然,除了苹果一家外还有许多国际大厂也将扎堆的发布新品,为的就是赶在竞争对手之前抢占市场 先机。这其中有的厂商是为了赚眼球,比如三星的新旗舰 Galaxy Note4,有的是被迫的,比如三个月前连外形都没定下来就敢发邀请函的华硕。

        我们要跟风吗?

        问题来了,一个月内有这么多一线大厂充满了“诚意”的新品,你买还是不买?

九月将至 你要换手机吗?

        根据 ComScore 最新所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在全美所有 13 岁以上的 iPhone 用户当中,有 35% 都表示他们想要在未来 6 个月进行升级,而这个数字在一年前是 67.8%。

        更换诉求的降低代表着新的 iPhone 6 不会再像之前一样那么吸引他们。智能手机市场的逐渐饱和以及创新性的匮乏让很多消费者难以找到更换新产品的理由。当把手上的三星 S4 换成 S5 亦或是 iPhone 5 换成 iPhone 5s 的时候,有没有让你感到一丝犹豫?

        换机频率已经开始下降

        至少,有些人确实犹豫了。人们更新换代手机的频率已经开始下降了。美国市场调查公司 Strategy Analytics 发表手机更换率报告去年有 55.2% 的人更换了自己的智能手机,相比前年有所下降。而且 UBS 预测,今年更换手机的比例还会下降。美国两家最大的运营商 AT&T和T-Mobile 都在变着化花样推出新的合约计划,目的就是让消费者更快更容易地去掏钱换手机。

        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现在的智能手机市场已经趋近饱和,市场增长缓慢,留给智能手机的发展空间并不多了,诺基亚至今还有功能机推出就说明了功能 机的市场依旧存在。另外,智能手机的创新匮乏,智能机用户想要换成最新的 iPhone 6 或者 Galaxy Note 4 的动力已经没有之前那么大了。

        而且还有许多人完全不愿意更换他们的手机,他们认为更换手机没什么必要而且略贵,那些手机厂商的新手机没有什么让人印象深刻了。手机厂商再也没有能像当年苹果推出 iPhone 或者三星推出 Galaxy S 一样这些让我们感到惊叹的产品。

九月将至 你要换手机吗?

        不光是苹果和三星,其他厂商的步伐也慢慢迟缓了。小米 4 还在和 iPhone 玩“安能辨我是雄雌”的游戏;HTC One 出来之后,继任的新机 One Mini 和 One Max 也是套娃一样傻傻分不清楚。

        为了换而换?

        我曾经问过身边的许多朋友,什么因素会驱使你更换手机,结果大多数的人的大多数理由都是————旧的坏了、丢了、或者掉厕所里面了等等。他们更换手机的原因大概都是手机因为各种原因无法继续正常使用了,甚至包括很多自称狂热的“果粉”。

        当然了,苹果产品的价格因素也使得绝大多数想更新换代的工薪阶层望而却步,他们没有多少存款,只是凭借对苹果产品的极度热爱并不能使他们去节衣缩食,更不会让他们去割肾。

        还有极少数部分人会因为手机的硬件跟不上潮流(通俗的来讲就是太卡了)而更换手机,我追问了一下,如果智能手机可以像台式电脑一样升级硬件的话 多数人都会选择更新硬件而不是更换手机。总的来说,他们只是单纯的因为各种原因不能正常使用而且更换新手机,很少会有人明确的为了换手机而换手机。

        当被问及如果你的手机不能正常使用了(坏了),那么更换手机时你考虑的购买因素有什么? 然后我得到了一个意料之中情理之外的答案——外观和手感、然后是价格、再其次是续航和像素,至于硬件规格、流畅度、系统、性能、性价比之类的他们很少去考虑。

        对于他们来说,手机依然扮演着通讯工具的角色,虽然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其使用频率大大增加,可以上 QQ 微信发微博,但也只限于上 QQ 微信发微博,并没有新闻报道中那么夸张的地位。对于他们来说,自己看着舒服,用着顺手才是王道,真的很少有人会去关注手机到底用了奥什么钢,能不能拍星 星,有没有情怀,能不能跑几十万分。这也是他们当手机真的无法继续正常使用了才去更换手机的原因。最后我尝试着问了一下手机里的陀螺仪是干嘛用的,几乎所 有人都不知道,而且几乎所有不知道的人也不知道陀螺仪是什么。

        在软件和设计走到瓶颈的今天,即使是日用品的智能手机也没有必要更换太频繁,够用就好,不要盲目跟风。现在手机硬件已经饱和,就像 2K 屏幕一样,超过了视网膜的极限那么多,实际的效果也就那个样子,还增加了电量的消耗。而且 9 月继任的智能手机几乎都不会改变上代的设计,真的有必要买一套俄罗斯套娃吗?所以我觉得,换手机这种事,最好量力而行。

来自: 腾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