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系统性的救回半死不活的MVP产品?

jopen 8年前

 坦白说,这个标题若照 Growth Hack 的定义,有点误用。因为若照硅谷的建议来说,Growth Hack 的 tunning 是建议 Product Market Fit 之后才进行。( 这个原因是因为 Growth Hack 属于 Marketing 范围的一种,而且是创意的 Marketing。实作需要大量资源。而且没进入 PMF 的话, Funnel 漏水率太凶)。

所以比较正确的标题应该是:「如何用 Growth Hack 中使用的技术工具,将自己半死不活的 MVP 产品推破 Product Market Fit 的下限」。不过显然这样「政治正确」的下标法,没有人要看。所以我还是沿用原标题好了 XD。

每月在举办 Intro to Growth Hack 讲座传授「Growth Hack 心法」的缘故。我有时候会收到听众事前一些相当精彩的问题,发现大家困扰其实都长的差不多。

这一次因为收到一个「典型技术开发者」的问题,我觉得相当适合整理成具体的 FAQ,因此取得提问者的同意,把产品细节马赛克之后放上来。

因为这个问题的相同变形实在出现太多次了,包括我以前也有这样的困扰。

常见案例:乏人问津的 MVP 尸体

我是个 XXXX,平时喜欢开发一些有趣的网站专案。但是常常发生写的时候觉得这东西很有趣,把 pototype 服务丢出来后,发现没有什么使用者要用的窘境。

举例来说,我最近写了一个服务叫做 XXXX,他可以建 XXXX。一开始决定开发时都讨论的很热烈,几个朋友都觉得很有趣。但当我实际写一个把测试版的服务丢出去后,却发现没有多少使用者注册或给予回馈,让我只能猜测到底怎样改善才会有人愿意使用,但我又不太愿意乱猜测乱加功能,因为根据过往经验这都是很没系统的 try error,因此专案往往就这样停掉,硬碟塞满了各种没下文的专案尸体。

另一个想学的是如何找出客户 care 的点,将自己的服务充满信心的推广给别人,我目前正在做一个比较偏硬体的专案,目标是透过机器 XXXX,降低工读生的人力需求,目前还在开发 prototype 的阶段,预计再几个月就会完成原型,送入合作的店家进行测试,我想要知道的是,因为硬体开发比软体开发更耗时,而且价格更贵(数十万),要修改更麻烦(XXXX 就要一个半月),更不可能用 try error 的方式看客户想不想要,有什么系统化的方法可以问早期顾客正确的问题并早出真正的需求,再来充满信心的推销给别人。

具体救回 MVP 专案

Step 1:装上线上即时问答工具

建议工具:Zopim、Olark、Intercom

每当我建议别人安装网站上的「线上即时问答工具」时,很多开发者内心是抗拒的。原因是:「我没有办法一直挂在线上回答问题」,所以抗拒安装。

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线上即时问答工具:

1) 许多使用工具的商家,其实也没有时常在在线上。

2) 使用即时问答工具留下问题的顾客,转换率非常非常的高(以我自己销售课程的例子,大概转换率超过 80%。我本人在线上的时候,转换率是 100% )。

线上即时问答工具,很像是降低客户心理门槛,轻易送出需求的一个方式。写一封信到 support@yourcompany.com 心理门槛是很高的。但是私密留言门槛是很低的。

我喜欢举一个例子:传统我们到体育用品店买球裤时,如果店员招呼我们不殷勤或甚至看不到店员,可能自己四处晃晃就走了。但是如果有一个店员,能够即时回答你的问题,并且帮你快速找到适合风格的服饰,调货。你可能不小心手滑就会买了很多运动商品回家。

线上服务正是有这样的问题,消费者上网站,没有店员能够在心里容忍的时间界线(约一天内)解答他的疑惑,所以这个销售机会就 Churn 掉了。

你的朋友可能可以到 非死book 即时找到你,但陌生人没有办法。所以即时线上工具,是让陌生用户跟你接触的第一步。

很多人不使用你的服务不是你的产品不好,而是跟他的期望有一点落差。而他们会透过「询问」透露出他真正的需求,你可以用这个方式逐渐逼到客户的痛点。

Step 2:安装数据量测工具

建议工具:Mixpanel、Amplitude

第二件事,就是装上量测工具。监测关键 Funnel。

什么是关键 Funnel?首先你要理清:你的用户是不活跃还是注册率低。不活跃是因为没有解决他们的需求,还是学习成本太高?

而第一个步骤,就是找出产品核心使用行为。

假设你的服务是线上记帐软体。但是使用者登入后,登录了三笔帐单后,却不再使用。或者是经营专案管理系统,但是使用者开了一个项目之后,填了几笔 task,却没有再继续使用。

所以关键动作是要找出「为什么」「流失」。

使用这些工具,追踪使用者关键行为的「转换率」。如果他没有完成你预期的动作,请写信问他为什么?

写信成本并不会很高。因为这些数据工具都有 Trigger 可以使用。你可以设定「使用者注册后三天内没有完成某某动作」,或「开启某某专案后」没有进行下一步,自动寄信给使用者问他你有什么可以帮忙的地方。

这样可以有效得找到开发者当初设计的盲点,可能你自认自己的 UX 很棒,但对使用者来说可能困难重重,毫无头绪。

利用这个手法,开发者可以具体的找到这些「操作上的 BUG」修掉。

Step 3:撰写 Landing Page

建议工具:Unbounce、Launchrock

我在演讲时,常常反复跟听众强调 Landing Page 的重要性。因为在欧美,制作一个产品或推出一个服务,Landing Page 几乎是必备款。但在台湾,很多人仅仅视为 Landing Page 是一种「产品首页设计 style」,是「选择性的东西」。

「选择性不设计 Landing Page」的产品,大概佔 70% 以上吧。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产品转换率差到爆炸的原因。

你应该同意开一间餐厅要设计招牌和设计菜单。但为何推出一个线上服务,开发者却觉得帮你的服务挂上一个招牌,以及介绍说明「不是一件必要的事」?

在这里必须要说明:「首页」有「内容」。不代表「有招牌」。

Landing Page 就像是「招牌」。而且 Landing Page 有具体的格式。协助使用者消除疑虑,增强信心,并且 CALL TO ACTION。

Step 4:设计 Check-in Message,设计 Onboarding 流程

建议工具:Drip、Intercom

Check-in Message 是持续「教育」使用者的一环。使用者刚注册,未必能马上理解你的服务能够 offer 的价值。或者需要很大的精力才能搞懂如何使用你的服务。这时候是 Churn rate 很高的时期。

如果你注意观察,一些 SaaS 的服务,在使用者注册之后,会每天寄出一封 tips,教使用者如何使用这个软体。并且使用进度以及有无卡关。

Growth 通篇谈的就是增进 Conversion,降低 Churn。

这就是降低 Churn,增进 Conversion 的一大好招。就像士林夜市水果摊,推销陆客总先让他先试吃一块,然后跟他介绍这水果有多威,结果陆客就只好被迫买单....

Step 5 :不要沉迷使用 Growth 工具,反复利用以上提到的工具,持续修正产品

写到这里,很多人应该会问,为什么我没有继续介绍下去。讲 A/B Testing、Referral 的那一些密技。原因是:不需要。

在 MVP 到 PMF 阶段,最重要的是将 Activitaion Rate 与 Retention Rate 冲高。

Referral 必须在产品有高满意度实作才有效果。A/B Testing 则是太花时间。当顾客跟你说有需求,而且这个需求一直重复被不同顾客提出来时,这是一个直球讯号,你不应该婆婆妈妈的在那里 A/B Testing,而是应该直接做给他。不要花费太多时间在设定变化球的转弯系数上。

很多开发者在刚接触 Growth Hack 议题时,常常会沉迷于上网找寻及安装一百个 Growth Hack 技巧。这是大量浪费时间且很容易迷路的行为。

最常出现的情形是:当你开始操作这些 Growth 工具时,上网找寻 Growth Hack 密技,在网络上开始找寻相关资讯时,你会惊讶的发现,上网搜寻到的结果不会是找不到增进转换率技巧(100 招),而是找到太多转换率技巧(10 万招)。这也是我一开始回来台湾后,教 GrowthHack 只教心法,目的正是为了教大家「正确辨认判断筛选」「适合你现阶段的转换率技巧」。

一般而言,如果想让产品开始起飞要逼近 PMF,只用以上四招反复修正,就能够让产品快速靠近。

具体前进 PMF

我必须很坦白的说,有 MVP 并不代表可以前进到 PMF。上面的招数是假设你的「开发方向」正确。我在我的另外一个部落格写过一篇文章:如何挑选正确的创业题目?提到:「正确」的创业题目,其实应该满足两个要件其中之一。

a) 创业要找你已经非常熟的技能作为题目

b) 或创业要找你周遭非常「高需求」的题目

这两种题目才能让你快速前进市场。(a)题目你很明确地知道产业「精确」需求,以及很快能够制作改善产品 (b) 市场有 high demand,你能够快速取得用户,根据用户 feedback 并抢占市场获取利润。

还有一个重要的关键是:做这件事情能够对用户贡献的价值。

这篇文章前面提到的案例是,想开发一台机器,降低工读生的人力需求。首先我觉得开发者应该去调查出的是:这是一个真需求还是假需求。当然,降低人力成本是一个「显然卖点」。

但市场未必是这样看待,如果是开一间餐饮店,工读生未必是最大成本,照台北的房价来说,店租可能才是最大成本,而这个成本可能远胜于工读生人力支出成本。如果这一行都是这样的状况,那么去改善工读生成本,未必有太大的价值。

如果工读生人力成本显然是这个行业最大的成本,这个产品才有被开发下去的价值。后续的第二个衍生问题:引入该机器,是否可以瞬间大量降低工读生人力成本?

如果不是。那么开发这个机器也有大量的风险在。

开发者的迷思

纯技术开发者常见的迷思是:也许我的某某创意,可以「显然」的提供「某个市场」价值。于是就一股脑的投入,等到产品照自己想像的产规划推出后,才发现市场不买单的机率超高。此时头洗到一半,往往不知道要继续做下去还是放弃。

解决的方法是:开发产品,你一定要先确定是这是真议题,真到目标客户已经焦躁到处嚷嚷谁可以开发哪个工具,我马上买。而且你也确定市场上,现有市场这类替代性方案,成本非常高。也就是开发的产品内容与方向符合止痛药类产品。

总不能花上大笔成本,才做出一个没多少人有购买意愿的维他命产品。再抱怨自己的运气不好吧?

Summary

很多人对于 Growth Hack 的幻想是:任意主题 X Growth Hack = 井喷。这是错误迷思。

我个人对于产品以及使用 Growth Hack 的建议是:

  1. 请开发「止痛型」产品。
  2. 自己对目标市场有一定的专业。
  3. Growth Tools 的价值在于拉近客户距离,时时反馈修正。

基于以上前提都扎实的情况。再利用各样 Growth Hack 手段把大石头搬开,达成业绩井喷。

这是一套有系统有方法的市场行销与运营技术,但前提是「开发者」「不能盲目开发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