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成熟的大型网站(如淘宝、京东等)的系统架构并不是开始设计就具备完整的高性能、高可用、安全等特性,它总是随着用户量 的增加,业务功能的扩展 逐渐演变完善的,在这个过程中,开发模式、技术架构、设计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
、分布式存储系统等密不可分。 大型动态应用系统平台主要是针对于大流量、高并发网站建立的底层系统架构。大型网站的运行需要一个可靠、安全、可扩展、易维护的应用系统平台做为支撑,以保证网站应用的平稳运行。
要为Android应用找到一个好的架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谷歌似乎不太在乎这个事情,因此在 设计模式 上,除了Activity 生命周期管理之外,再也没有官方的推荐。 但是,为你的应用打造一个架构是非常重要的。不管
RetainingFragmentLceViewState 。存储一个ViewState比较容易。由于我们的架构比较整洁,我们的View又有接口,ViewState 可以向presenter一样通过调用同样的接
基于当时的技术掌握程度和功能需求,数据中心所采用的技术架构如图1。 整个系统构建基于Hadoop 2.0(Cloudera CDH4.3),采用了最原始的大数据计算架构。通过日志汇集程序,将不同业务平台的日志
一些公司已经在生产系统中采用了微服务架构,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更多公司还是处在观望的态度。 Christian Posta是Red Hat的中间件专家与架构师、开源爱好者,同时也是Apache
Geeks发表了一篇 文章 ,分析 单体应用与微服务的优缺点 。近日,该网站又发表了一篇 文章 ,提供了六种微服务架构的设计模式。 聚合器微服务设计模式 这是一种最常用也最简单的设计模式,如下图所示:
法很快融入,文档无法及时更新等等。 在长期运转的项目中,架构的腐化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常见的面向对象技术无法解决这类问题?如何延缓架构的腐化? 本文将尝试解释这一切,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读者
如何集成varnish到已有的网站架构 在我们现有的架构中通常是已经成熟稳定的架构,如何将高性能的缓存服务器部署在已有的环境上呢,同时部署容易,如何始终让用户看到的是最新的内容,即便是缓存命中的状态?
去年10月底换到了新公司,做移动研发组的负责人,刚开始接手android项目时,发现该项目真的是一团糟。 首先是其架构,是按功能模块进行划分的,本来按模块划分也挺好的,可是他却分得太细,总共分为了17个模块,而好几个
本文原创,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kymjs.com/code/2015/11/09/01 怎样从架构级别去搭建一个APP,怎样让他应对日益更改的界面与业务逻辑?今天为大家讲述一种在Android上实现MVP模式的方法。
f=hot1 今天看到一份 Facebook 公司 2009 年的 PDF, 介绍它的聊天系统架构, 其中的一张图结构非常清晰, 所以我对这张图谈谈我的看法. Web Tier: 用 PHP
使用在相同语言之间的交互,只是我常用的是RPC。 不同产品的架构 3. 单个产品的架构演进 一般我们只是一个产品的情况下的架构演进历程,如果需要对外提供webService,通常使用REST服务实现。
原文出处: 陶邦仁 0 系列目录 秒杀系统架构 秒杀系统架构分析与实战 1 秒杀业务分析 正常电子商务流程 (1)查询商品;(2)创建订单;(3)扣减库存;(4)更新订单;(5)付款;(6)卖家发货
从2010年开始接触iOS开发到现在,折腾过不少app的架构。从 MVC 到 MVVM , VIPER , MVP ,以及最新的 ReactiveCocoa 都做过实战尝试,还有其他变种,诸如 猿题库iOS客户端架构设计 ,也做过一些学
FMDB 架构图 与 常见sql语句:常见sql语句 -- 创表 CREATE TABLE IF NOT EXISTS 'T_Person' ( "id" INTEGER NOT NULL PRIMARY KEY AU...
美团云在2015年入选了“TOP100年度技术创新案例”。 而今天我们要分享的,则是 美团云的网络架构从最初到现在,是如何一路演进而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又产生了有哪些产品和哪些思考。 做云是水到渠成的事
Android View Architecture 先来几张图,大致展现一下Android 视图架构的大概。 View Architecutre类图 视图关系图.png View树状结构图
(1)“缓存与数据库”需求缘起 (2)“淘汰缓存”还是“更新缓存” (3)缓存和数据库的操作时序 (4)缓存和数据库架构简析 一、需求缘起 场景介绍 缓存是一种提高系统读性能的常见技术,对于 读多写少的应用场景
夏绪宏,今日头条架构师,专注对高性能大规模 Web 架构,云计算、性能优化、编程语言理论等方向,PHP committer,HHVM 项目贡献者。2009 加入百度,先后从事大规模 IDC 自运维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