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A的定义SOA的提出 SOA的概念最早是由Gartner于1996年提出的。由于SOA在系统结构和软件开发中带来了很多的优势,后来IBM、MS、BEA、Oracle在内的全球著名IT公司加入了定义、实现
化的重要性。 运维工作也是一样的道理,例如在实际项目过程中,你要上新业务买设备,则需要提出技术需求,找财务、上级会签审批,然后还得招投标(内部邀标), 签合同,收到货得付款,设备入库备案,初始化设
法学,包含三个要素,即方法、(工具)和(过程)。传统方法学采用(结构化)技术来自顶向下顺序地完成软件开发的各项任务,而面向对象方法是一种以(数据)为主线,把数据和对数据的操作紧密地结合起来的方法,其开发过程是一个多次迭代的演化过程。
典型客户应用实施阶段(3~6个月) 16 2、 今后3年的发展规划及关键要点 16 八、 产品化阶段开发计划 16 1、 需求分析阶段 17 2、 质量保证计划 17 3、 系统框架设计阶段 17 4、 外部设计阶段 17 5、
1、什么是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 分析的重点不是解决方案,而是调查问题本身和需求,包括需求分析、需求调查、研究需求。 设计在于得到一个概念上的,可以满足需求的解决方案,而不是这个解决方案的具体实现,例如:数据库结构设计、软件对象设计等。
软件测试基本理论 软件测试概念:通过各种手段和测试工具,判断软件系统是否能够满足预期期望。 从软件开发的过程按阶段划分有 A.单元测试 B.集成测试 C.确认测试 D.系统测试 E.验收测试 * 测
情。 产品从概念到产出到流程 做任何东西之前,首先要考虑其背后的用户需求、商业价值、技术难度。只有用户有需求,你的产品才会有人用;只有其商业价值成立,才能为企业带来利润,毕竟企业最最基本的
更新;从软件开发和系统结构角度来看,软件开发语言和系统开发语言得使用一种全新的编译语言,能够兼容输入输出模块、数据库结构、服务器协议等等。 其中, 操作系统相对稳定,一旦软件基于用户需求开发出新功能,系统会触发敏感程序对其进行兼容。
。 而这只有一个解决方案,尽己所能去保证它不会出错,这可能意味着你需要编写一个测试、调试并验证需求…… 3. 所有的代码都烂 在我抱怨那些我碰到过的代码十年之久后,我得出了一个精辟的结论,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6 3.1 可行性分析 6 3.1.1经济可行性 6 3.1.2技术可行性 6 3.1.3管理可行性 6 3.1.4运行可行性 6 3.2系统目标 7 3.3 性能及运行需求 7 3
,开复老师正为他的创新工场忙得不亦乐乎,也就用了三分钟召见了我们的男一号。之后,男一号又南 下广州调研;回来后,广发英雄帖,于是,我们走到了一起。 从一开始,我们的规划和分工很明确,前端、后台、美工、数据库以及市场营销各司其职。
,开复老师正为他的创新工场忙得不亦乐乎,也就用了三分钟召见 了我们的男一号。之后,男一号又南下广州调研,回来后,广发英雄帖,于是,我们走到了一起。 从一开始,我们的规划和分工很明确,前端、后台、美工、数据库以及市场营销各司其职。
运营中的IT需求,惠普商用台式机应时地推出了一系列针对企业用户需求的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这些产品和解决方案不仅延续惠普从低端到高端最为完整与丰富的产品线优势,更结合企业在新经济背景下的需求,特别是中小
或大单位的信息中心工作的软件工程师们,绝大多数是在从事行业应用软件的开发、应用和维护,可见它的市场需求是巨大的。近几年来,像中科软这样的软件企业每年都有几百名新人进入,他们当中有很多人都会面临“学以致
2、深入理解客户需求 仅仅了解单一用户的表面意思是远远不够的。一个伟大的程序员应该具备能把繁琐的要求理解并分解成项目的技术任务或子任务的能力,并且最后拿到的成果应精确满足客户的需求。 3、在编程之前准备好全套算法
Software Process Management Best Practices 不可否认,在现实的软件开发项目中,的确存在类似下图所示的情况。 其实这些问题都是可以避免的。本文就来探讨一下有关软件过程管理的最佳实践。
2. 深入理解客户需求 仅仅了解单一用户的表面意思是远远不够的。一个伟大的程序员应该具备能把繁琐的要求理解并分解成项目的技术任务或子任务的能力,并且最后拿到的成果应精确满足客户的需求。 3. 在编程之前准备好全套算法
程序视界”留言,询问女程序员的职业发展状况,这让我恍然发现,我之前居然一直忽略了女性的具体情况对软件开发的影响。因此,这次,我准备特意来聊聊这方面的话题。 首先要说明的是,从大的脉络来讲,女程序员
新思维金融软件研发中心 软件构架师 胡协刚 hunthu2000@yahoo.com.cn 2. 内容提要软件开发没有银弹 统一通道平台开发项目简介 项目的开发目录结构与RUP核心工件 贯穿全局的统一UML模型
同年进入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博士后流动站。1995年出站后留校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软件开发环境及工具、面向对象技术、用户界面管理系统等。承担了软件工程课程教学工作。目前已发表学术论文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