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创业者:走向新鲜还是腐烂?

jopen 9年前

  文/robbin

  在互联网行业,90 后创业者作为一个群体强势崛起的今天,作为一个 70 后创业者,我们仿佛已经到了快退役的边缘。为此常常和朋友、投资人自嘲:我们这把老骨头,也只能做做亲子社交平台这样项目了,用户群体定位都是 30 岁以上的爸爸妈妈,要做年轻消费群体的项目,估计早就被 90 后创业者轰成渣了。

  直到看到余佳文们,我不由得笑了,心里长长的松了一口气,如果 90 后创业者都是余佳文们,吾等老骨头们高枕无忧矣。

  老骨头们害怕的是什么?害怕的是游戏规则被颠覆了,害怕的是我们所熟悉的,所驾轻就熟的,玩了无数遍玩得烂熟的成功经验,一夜之间就过时了,在 后来者们构建起来的、新的游戏规则世界里,一向是强势群体的老骨头们瞬间变成了弱势群体,被降维打击了,毫无还手之力,只能悲壮的牺牲。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诺基亚,摩托罗拉被 iPhone 和 Android 灭掉;传统杀毒软件被 360 灭掉;传统 IT 厂商即将被云服务商灭掉;开心网被新浪微博灭了,随后微博又被微信灭了......

  90 后创业者们,最可怕的潜力就在这里:可以无视现在的游戏规则,抛开思维的束缚,自己创造一套新的游戏规则,在新的游戏规则里面不带你们玩了。老骨头们看不懂这是怎么回事,努力看懂了又学不来这样做,竞争壁垒就这样建立起来了。

  就像我才 3 个月大可爱的儿子,吹弹可破的小脸,萌的无敌,你一个大人,再涂脂抹粉,你萌的出来吗?你的脸蛋嫩的起来吗?90 后就像新生的小鲜肉,你无敌的优势就是你的"新鲜",就是你不走寻常路,没有传统套路,无迹可寻的打法,无情的降维打击老骨头们。

  我认识的 85 后,90 后创业的小伙伴中不乏这样的人,例如 85 后懒投资的张磊,90 后 Gitcafe 的姚新宇(Thomas Yao),打法都是出人意表,每出一招,我都感叹我怎么想不出来阿,原来事情还可以这么做阿,实在是开了眼界了。既叹服之余,又能学到新的思路,感觉非常 新鲜。这样的 85 和 90 后对我们来说是可怕的,因为你学不会,又比他们老了,除了看着被他们淘汰,毫无办法。

  看看余佳文们呢?嘴炮,炒作,发展用户也是粗暴的线下营销,简单的撒钱拉人,刷用户,造假数据;公关水平固然到位,但是打法无非就是煽动无脑群 众,扮演弱势群体,拉拢利益共同体几板斧。所有这些手段,不就是我们 70 后,乃至于 60 后创业者最擅长的吗?一旦进入我们 70 后创业者最擅长的游戏规则主场,管你 85 还是 90 后,统统可以被我们轰成渣渣,轻松灭掉。

  余佳文们给我的感觉是比 60 后还 60 后,比厚黑学专家还厚黑,比如今没有底线的互联网大佬们还没有底线。一个 90 后小鲜肉,浑身却散发着比 60 后还要腐烂的气息,完全从他们身上学不到新的思路,一个少女,不散发青春的气息,却像个半老徐娘,我认为早衰的可能性更高。

  当然,在如今成王败寇的中国,一定有人不服气的说:你扯那么多没用的,人家现在拉到了几千万投资,这就是成功,你就是嫉妒。

  呵呵,我想说的是,90 后创业者还没有面临真正的考验,最大的挑战会来自于你阶段性的成功之后。因为互联网的浪潮是一波一波的,你刚好运气不错,第一步就站在潮头上了,觉得自己 貌似无所不能了。可是下一步你马上就随着浪潮到了波谷,这才是真正的挑战。我以前认识一个年轻的创业团队,25 岁上下的时候就开始成功,一度开创了中国互联网的潮流,是真正的弄潮儿,曾经大红大紫。可是等这一波潮流走向低谷的时候,公司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90 后创业者们没有经历过人生的起伏,一旦成功,很容易对自己的认知产生巨大的偏差,认为自己无所不能,很容易就为自己接下来的失败埋下伏笔。余佳文们能否真 正从成功走向成功,还难说的很。而且余佳文们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由于你的打法太传统,一旦你面临的市场被证明是有利可图的,60 后随时可以用同样的,甚至更纯属老练的打法灭掉你们。

  所以,90 后创业者,走向新鲜,还是腐烂?我相信走向新鲜的创业者才能笑到最后。

来自: robbinf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