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盒,开源主义者小试牛刀作品

fmms 13年前
     <div id="news_body">     <p>        田智之是 C++ 程序员,语盒开发者。虽然马上“奔三”,但程序员特有的那种憨厚气息和“老好人”式的热情,使他显得仍像个大男孩,看不出来已经结婚。跟智之聊天的时候, 我不禁拿他跟同是技术出身的张剑比较,两个人有很多共同点,沉迷于与用户的交流,精益求精地改进,高超的技术功底……唯一不同的是,年长一些的张剑已经全 职投入 Anyview,开始带团队,管理能力比起武汉创业时期有很大提升;而田智之基本还是一个“独狼”。此外,田智之还是一个坚定的开源主义者。下面是关于语 盒和他的故事。</p>     <p style="text-align:center;"><a target="_blank"><img style="width:536px;height:301px;" title="DSC_0149" alt="语盒,开源主义者小试牛刀作品" src="https://simg.open-open.com/show/2f3596e6c9c89f495e0dfcd7b6d3fd25.jpg" /></a></p>     <p>        <strong><strong>语盒的故事</strong></strong></p>     <p>        “如果早一点知道语盒,我过年时就不会把 BB 9000 送人了。”这是田智之给我演示(下方视频)如何在黑莓手机上 Push Mail 式地收发邮件后,得出的感慨。</p>     <p>        语盒是第二期爱创会宣讲项目,也是我们发布第二期爱创会活动消息后最早投递的项目。在 2 月 11 日活动现场,语盒的得票数是 24 票,排名第四。</p>     <p>        语盒取自“传播语言信息的小盒子”,其中语言信息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语盒基本工作原理是:</p>     <blockquote>      <p>在网络服务器与用户之间架设一台语盒服务器(或提供一个端口),由语盒服务器代替用户手中的设备向网络服务器轮番查询新消息,并打包发送给用户。这个过程中,可以减少用户设备“轮询”工作量,减少电池消耗,压缩网络流量。</p>     </blockquote>     <p>        目前语盒集成的功能有邮件、微博、Gtalk。以上原理,以 Gmail 邮件为例:</p>     <blockquote>      <p>语盒在 Google 邮件服务器和 BB 手机架设了一台服务器(或者服务器上的一个一对一端口),这个语盒服务器每隔 30 秒(查询间隔时间可修改)向 Google 服务器查询有无邮件,由于算法设定为“1”,那么只要有 1 封邮件,即由语盒服务器打包发送给 BB 手机上的语盒,人们打开语盒即可收发邮件。这里,如果 30 秒内收到了 10 封邮件,压缩率会更高。</p>     </blockquote>     <p>        在下方视频中,微博的使用存在一些延迟,是因为田智之把语盒服务器针对微博“@”功能的轮询周期设定为“每 30 秒,接收量大于 5”<sup>注1</sup>,如果 @ 微博数量较少,那么存在 150 秒延迟。“但轮询周期是可以更改的”。实测中,BB 手机端 Gtalk 与 Mac 端 iChat 对话几乎没有任何延迟。详见视频:</p>     <p>        <<a href="/misc/goto?guid=4958330503019320292" target="_blank">Youku</a>></p>     <p>        在问到语盒是否会侵害黑莓邮件业务利益时,田智之很坦然,“黑莓 Push Mail 在国内用户很少,语盒不存在所谓的‘冲击’或‘侵害’,因为没有对象嘛”。而说到与黑莓 Push Mail 的区别,“主要是网络联接性方面。黑莓的技术是‘移动基站寻找手机’,邮件永远在线;而语盒是通过手机给移动基站发‘心跳包’(keeplive),与基 站(信号)保持联系”。</p>     <p>        目前语盒在黑莓圈子里有一些付费用户,8 元/月费用,也能给田智之带来小笔收入——但他说更大乐趣来自与用户的互动,在这个过程中改进 Bug,提升产品体验。“以前是产品经理提需求,程序员为产品经理服务;现在直面用户,根据用户需求,直接为用户服务,很有趣。”</p>     <p>        语盒也有 Android 版本,但由于 Android 应用多如牛毛,在没有推广情况下,语盒默默无闻。Android 用户对于邮件、Gtalk 也没有强烈的欲望,因为这两个服务都是 Android 系统自带的。田智之说“实际上可以有更好的体验,比如延迟更小、节省流量,减少手机本地刷新次数(交给语盒服务器),减少电量消耗”。但 Android 平台用户整体还没有进入“追求体验”的阶段。</p>     <p>        <strong><strong>开源主义者的故事</strong></strong></p>     <p>        KK 在《失控》中写到“失控”对硅谷创业公司的指导:</p>     <blockquote>      <p>在一个练达、超智能的时代,最智慧的控制方式将体现为控制缺失的方式。投资那些具有自我适应能力、向自己的目标进化、不受人类监管自行成长的机器,将会是下一个巨大的技术进步。要想获得有智能的控制,唯一的办法就是给机器自由。</p>     </blockquote>     <p>        给代码自由,是国外著名的 Social Coding 网站 GitHub 崇尚的精神。——GitHub 的开源精神,<a href="/misc/goto?guid=4958330503822281407" target="_blank">果合张宁</a>在访谈中有提及,2011 年 1 月上线的果合产品,就直接受惠于 GitHub 开源代码。而作为程序员出身的田智之,对于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抱着极开放的态度。在<a href="/misc/goto?guid=4958330504610475979" target="_blank">语盒 Wiki </a>中,他前年 11 月写的一篇《<a href="/misc/goto?guid=4958330505404495424" target="_blank">为什么选择开源</a>》文章中,陈述了这种想法。</p>     <blockquote>      <p>开源是一种开放的态度,与其说是 Open Source,还不如说是 Open Mind,一种愿意把自己的思想毫不保留地拿出来与大家分享的精神,也可以说是愿意把自己思想中的不足暴露给千千万万的人,对,毫不保留地暴露。</p>     </blockquote>     <p>        开源带来的好处,田智之说,“一些做程序员的朋友看了我的代码,会说‘你怎么那样写,这样写会更好一些’,这对于我来说,是改进产品的重要途径”。</p>     <p>        而对于常人(包括我)所担心的“产权保护”,《为什么选择开源》中也有明晰表述:</p>     <blockquote>      <p>开源不是魔鬼,而是选择。</p>      <p>可能是竞争的残酷性,让很多人如同警惕的羚羊,听到开源,就像发现狮子一样,拼命飞奔。他们战战兢兢地将核心竞争力放于保险箱中,划地为牢。</p>      <p>我的观点是,某些方面来说这是有道理的,因为专利、认证等等,都是保障发明者的利益,鼓励继续创新,同时又能保护唯一性,实现权威。但是它不并适用 于 Language,语言——程序也是一种语言,是人与计算机交流的语言,程序员与程序员交流的语言,它只有纯粹的思想,本身不存在任何的价值实体,而真正 的价值,是“说”出这些语言的人,以及这些人用语言作为工具,进行的劳动和劳动获得的成果。</p>      <p>说白了,就是<strong>代码不值钱,服务才是最终体现价值的地方</strong>。</p>      <p>我想,那些觉得自己写出的代码就是自己最终劳动成果的人,是对这个没有搞清楚。我从事的行业,有很多人跳过很多公司,手里有很多软件的代码,整套整 套的,可是他们仍然碌碌无为,生活平淡,其中有些甚至将其作为商品,到处去卖,而不是以此为基础,通过自己的再改造而获得报酬。结果可想而知,买去的人读 不懂代码的构架、精髓,实现不了服务于人的过程,最终造成损失。</p>     </blockquote>     <p>        田智之还在这篇文章中提到一个小故事:曾在大学里参加一个技术讨论会,初学 Windows 开发的他被 Linux 高论者鄙夷为“小白”。他反问:为什么不主动、开放一些呢?</p>     <p>        2010 年 10 月田智之开始从 C++ 转为关注 Java 程序开发,由于 C++ 技术积淀,Java 开发对于他来说易如反掌,一个月学会 Java,半个月搞定黑莓“小工程”语盒,2011 年 4 月正式推出 1.0 版本。后来 Android 版本也是由田智之自己开发的,学习 Android 开发知识也不是问题,一个月搞定。</p>     <p>        “难度可能来自推广方面,很费精力”,田智之说,但他也补充:“技术方面没有任何问题,而且在与同行、用户的交流中乐此不疲”。</p>     <p>        语盒最初是田智之为了满足自己使用黑莓手机邮件的需求而开发的,目前在黑莓平台已经非常成熟。而 Android 版本也已经推出,iOS 开发过程中经历过一些波折,暂时还没有推出。我问他对黑莓平台怎么看,他回答得很现实:“作为国内开发者,我不会选择黑莓,而是优先考虑 Android 和 iOS 平台”。我让他从开发者的角度,来点评几大手机平台,他的回答是:</p>     <ul>      <li>黑莓平台:非常牛逼的开发者,只能做出普通的产品</li>      <li>Android 平台:非常牛逼的开发者,可以做出非常牛逼的产品</li>      <li>iOS 平台:普通的开发者,可以做出非常牛逼的产品</li>     </ul>     <p>        谈到将来的打算时,田智之说,希望能为中国开源事业做一些贡献。“我还不到 30 岁(1983 年),可以做很多事情,中间也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生存之类的问题。但希望能把这个事业(开源)往前推一推。”我问他如果语盒商业化受阻,是否会开始做其 他的项目。田智之给出的是肯定的回答。</p>     <p>        注1:轮询 5 次,每次接收 1 个量;或轮询 1 次,一次性接收 5 个量;或者 2 +3 ,等等,条件满足“5 个量”即可。来自: <a id="link_source2" href="/misc/goto?guid=4958330506204446575" target="_blank">ifanr 爱范儿</a></p>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