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哪儿大?

jopen 10年前

大师哪儿大?

        昨晚和王博士吃了个饭,听王博士讲了一晚上的故事。基本上都是他在说,我在听,有时候觉得他还挺可爱的。不过我暂时没有写「王博士(三)」的打算。

        今天想扯扯「大师哪儿大?」。但「此大师」非「彼大师」,不是指那些震铄古今的大师,而是指在公司里的技术牛人。这个名字的来源,是最早在阿里 有位「冯大师」,不过不是 Fenng(冯大辉),而是冯春培。当时他是阿里 DBA 的 leader,被公司的同事尊称为「大师」。

        阿里的 DBA 在互联网行业里相当有名,是一支银河战舰。现在阿里去 IOE 化,当年的那批人也半数以上都离开阿里创业去了,这些人里就包括 Fenng、简朝阳、沃趣科技的陈栋等人。

        冯大师当年在阿里内部做过一次分享,叫「大师哪儿大?」。可惜的是那次分享我有事错过了,但我一直很景仰这个标题,所以今天想借题发挥一下。我有时会怀着邪恶的内心揣测,大师可能要「浑身上下无处不大」,这样才能算得上大师。

        那么如何成为一个公司内的「大师」呢?

        我认为即难,也不难。大师不是谁都可以做的,不是技术好就能成为大师。技术好的人很多,有的默默无闻,有的埋头苦干,这样都成不了大师。

        要想成为大师,冯大师的秘诀是,把一块小的饼做大。DBA 本来只是管管数据库,但是后来又开始管研发写出来的 sql,再后来又开始做性能优化、架构设计。这就把原来只需要几个人的团队,扩充到了十几个人。团队的职责更多了,在公司的地位也就更加重要了,个人也就 随着团队成长了。

        除了要有这种长远的目光,能够抓住种种机会把团队做大外,作为一名「大师」,还需要有超强的学习能力,能够快速搞定问题。也许以前你没接触过一 种新的技术,但只要拿到手上玩一段时间就能上手。同事们遇到任何问题,无论是查资料或者是 debug 到深夜你都能搞定,没有疑难杂症能难倒你,你就具备了成为大师的另一种潜质。

        在淘宝就有这样一位大师,他在外的名声是「有问题,找多隆」。无论什么问题到了「多总管」的手里就都不是问题了。

        可是我觉得以上这些都还不够,作为一名「大师」,不能仅仅是技术好,而是必须要理解「业务」。「大师」与「非大师」的区别往往就在于对业务的理 解上。一个普通的技术牛人可能仅仅只是在专业领域里造诣很深,但缺乏对业务的理解,可能就无法预判到公司下一步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可能会做什么事情。而 对业务的理解往往会在技术架构设计上起到一些决定性的作用。「大师」们设计出来的架构,总是能提前把公司下一步会做的事情考虑到;而普通技术人员却经常会 抱怨业务方的需求变来变去,怎么不一次把需求讲清楚,却不知道需求不变是不可能的。

        一个能深入理解业务的技术专家,是公司的无价之宝。

        在阿里,想要晋升为高P,除了业绩要好外,软考核指标里,要求这个技术专家需要:A. 有影响力;B. 具有前瞻性思维,能够辅助公司进行战略决策。

        这些标准就是「大师」们定出来的,所以,这会儿你该知道「大师哪儿大」了吧!

        (今日题图:meditation of the dead,作者:martin prihoda)

        ==== 道哥的黑板报 ====

        走在创业道路上的文艺白帽子。

        微博、知乎:aullik5

        http://taosay.net

        微信公号:道哥的黑板报,微信 ID:taosay

来自: taos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