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闻:程序猿产品汪市场鸡注定不如运营喵?

jopen 9年前

趣闻:程序猿产品汪市场鸡注定不如运营喵?

文/杨君君

著名心理学家凯莉在人格认知理论中指出,其实不论事实怎样,认知才是关键,心理障碍的偏差根源是认知偏差。

一个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在发年终奖时,很多人都会为同属于一个部门的同事多拿了一点而愤愤不平,对于其它部门拿到多几倍的钱也没有太多的感觉。

这种现象的产生,很多程度上源自于攀比的局限性,即大家往往会局限于圈子之内而看待事物,即便已经知道自己的这种攀比行为在精神上所付出的代价要远远超过实际物质价值的本身。

所以,如何能够跳出囹圄,找到一个更大的“圈子”并且能够早早的站住脚则是关键所在。

具体到互联网公司,我们可以将其大致理解为,由技术、产品、运营、市场分别组成了各自的圈子,你所处在的圈子决定了你的极限

或许是出于自嘲的成份,很多人更直接的将这些圈子里的人命名为程序猿、产品汪、运营喵和市场鸡

从工作内容上来看,我们可以给这几种职业做一个简单的定义:程序猿从事底层架构,包括前后台代码编写、UI 设计等等,产品汪主要是产品经理了,包括 PRD 撰写、逻辑设立等等、运营喵做的事情会相对琐碎,比如策划站内活动、维持活跃、数据统计等等,市场鸡最为光鲜,做的例如品牌策划、市场推广、公关传播、 BD 合作等等。

如果从近几年互联网行业,在一个公司受重视程度上来分析,我们可以将这几种职业的圈子从大到小可以排为:产品汪>程序猿>市场鸡>运营喵,为什么是这样?

首先,这几个职业中最受欢迎,也是能拿到米钱最多的,应该非产品汪莫属了,这一方面是由于马化腾、周鸿祎等一批自称“产品经理”大佬的背书,生 生让这个职业从无到有,最终火的一塌糊涂;另一方面原因则是互联网企业大多还是以产品为导向,作为连接用户和技术的桥梁,产品经理扛着“用户体验”这样一 个庄严神圣的大旗。在“好的产品决定一切”的普遍认知下,产品汪责无旁贷的使得圈子占到了最大的空间;

其次,程序猿作为公司最“苦逼”的职位,其实一直以来都承担着底层的支撑作用,虽然在产品经理出现以后,程序猿被剥夺了一些话语权,但一个 NB 的程序猿仍然是一个公司千金难买的。毕竟,老板即便是技术出身,创业之后能留给自己写代码的机会不是很多,像扎克伯格那样严格要求自己的老大相信已经绝 迹。这种情况下,程序猿作为最终的产品实现者,自然会享有殊荣;

再次,市场鸡一直以来给人的印象都是光鲜靓丽,要知道,在很多快消品公司,市场鸡可是公司绝对的主导,话语权可是独一无二。虽然在互联网公司, 很容易因为定位、发展阶段、预算等等问题被边缘化,但是作为公司拉新和给用户建立品牌印象的市场鸡仍然是不可忽略的。很多情况下,市场鸡会被视为公司形象 的缩影,毕竟只有市场鸡才负责外联部分;

最后,可怜的运营喵就要出场了,虽然运营喵和市场鸡同样属于公司的弱势群体,但最起码市场鸡还会被冠以鲜亮的外表,不自然的会有一种“女王范 儿”,而运营喵就只能是一个楚楚可怜到处求人的“灰姑娘”了,一边要对接圈子的中心产品汪,另一边又要对接高高在上的市场鸡,夹在中间真是叫天不应,叫地 不灵。大家通常会说,“哦,她是做运营的妹子啊!”

大多时候,人们在看脸之前,往往会更看重屁股所在的位置,即受重视程度决定了你所处圈子的大小,体现在个人身上就是每个月的米钱、年终红包等等。很多时候,最好的运营喵甚至不如最差的产品汪!

但是,这些圈子所占的空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个最明显的表现就在于,如果用户需求一旦发生改变,这些圈子迅速的被压缩或者放大。那么从这个角度来看,未来在各个圈子的争斗中,运营喵很可能会完成逆袭

我们先来看一下在整体互联网行业各个圈子密度,产品汪虽然拥有最大的圈子,但由于优厚的待遇诱惑,使得产品汪的圈子有了太多的人在排队,就像是 当外面太多拥挤就会挤压内部空间大小一样,过多的产品汪的加入势必会造成行情下跌。而反观运营喵,由于实在是米钱太少,虽然门槛较低,主动选择进入圈子的 人并不多,这使得大家有了足够的空间去壮大自己,所以虽然产品汪整体空间大于运营喵,但人均空间并不见得大多少。

接着再看一下互联网的发展阶段对圈子的影响,由于互联网行业相对已经发展成熟,使得整体的产品都达到了一定的档次——市面上,我们已经很少看到差到不行的产品出现,这在代表整个互联网进步的同时,也反映出了产品汪的上升空间有限。做一个形象的比喻是,如果整体的互联网产品平均分是 80 分,那么你做出一个 90 分的产品,给用户带来的感受会有质的变化么?相反,运营喵那边,由于前期产品数据的积累以及整个互联网信息的泛滥,用户逐渐需要有人能帮他挑选出最好的内容,这个时候,数据结合人工推荐就显示出了强大的力量,一个同样是 80 分的运营,上升到 90 分,会给用户带来完全不一样的体验——具体可以参考聚划算和折 800,一个江河日下,一个灼灼向上。

最后我们再来看一下行业整体的发展趋势,似乎大多数口碑还算好的公司都不是所谓的产品主导型公司,而是运营主导型。以陌陌为例,陌陌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吸引到大量用户,原因就在于“美女”用户的诱导。之前曾经了解到,在陌陌发展前期,陌陌耗费了很多经历在运营层面,找了 10 个人,每个人运营 10 个美女号,通过这些美女的诱惑,吸引了一大波男青年们的注意,而这些男青年又反过来带来了真正的美女用户。再比如,什么值得买,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它们只是一家由几十个人组成的公司,日均 UV 却可以有千万,大家所关注的往往是什么值得买上的 UGC 内容,但其实更应值得关注的是,它是怎样能够第一时间帮助用户找到最超值的东西,它又是怎样引导用户产生 UGC,它又是怎样把最好的 UGC 内容呈现给用户?还有一个例子,微信作为自媒体的兴盛地,但似乎更多的内容并非出自于用户浏览订阅号,而是朋友圈,原因就在于,微信只是给用户提供了一个 UGC 内容产生的平台,而 PGC 内容的缺失,使得虽然达到了“去中心化”的目的,却缺少了帮助用户筛选有用信息的环节

当然,还有程序猿和市场鸡。程序猿的优势在于技术门槛要求较高,一时之间培养一个好的程序猿有一定难度,所以圈子整体会比较稳定,但劣势在于由 于技术始终没有直接接触用户,所以地位无法得到提升;而市场鸡,在互联网的世界,市场鸡可能只会越来越搓,除了所谓的 BAT,小公司真的那么需要市场鸡么?运营先行,市场传播后置似乎已经成为了大家公认的事实,至于所谓市场鸡中负责效果广告的人,虽然在市场的这个圈子里更接近中心位置,但如果没有运营喵的支持,一切都是枉然。

所以,预计在不久的将来,互联网公司圈子的大小排序会变为:运营喵>程序猿>产品汪>市场鸡。

如果要问在一个媒体里面,各个圈子会如何划分,那么我可以告诉你,编辑其实就是运营喵,记者是程序猿,主编或者总编是产品汪,商务广告是市场鸡。因此,我们也可以看到,在很多新的媒体在众包模式下,依靠编辑筛选和推荐,就迎来了属于自己的美妙时代。

那么,如果你要创业,该怎样,你懂得!

来自: http://news.cnblogs.com/n/513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