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落后,微信的未来在哪里?

jopen 10年前

繁华落后,微信的未来在哪里?

        最近一段时间,微信炒得越来越火热,各种第三方公司、微信营销培训班,企业基于微信的商业化探索层出不穷,微信大有发展成超级 APP 成为系统级入口的趋势。WhatsApp 被 非死book 以天价收购更是让微信的前景变得可期。

        可是,稍等。微信真的会发展的如大家所臆想的那样吗,不妨让我们静下心来考虑一下这个问题。

        微信的未来在哪里?

        对于大众来说,它最终是个通讯工具,还是一个个人中心、一个移动互联网的入口?

        《连线》杂志安德森曾说过“Web 已死”,APP 永生?但 APP 终究是移动互联网的未来吗?PC 和手机操作系统的未来是这个样子吗,我看未必。连 Android 都被划在 Chrome 系统下面,我们还不能断言移动互联网的未来。

        来说说微信。如果未来微信还只能作为一个通讯工具,那么我们现在的跟风热潮不过是昙花一现罢了,一如过去的新浪微博、自媒体。

        您能想象两年前被视为沃土的新浪微博如今的状况吗。繁华过尽,终落沉寂。

        无数的草根大号、企业、媒体、名人一起往上涌,各种营销、商业模式、第三方开发者也都积极参与。就如同现在的微信。

        体验的不断下降、用户的新鲜感褪去、新热点的涌现,无数人争先恐后的逃离。

        繁华落后还剩什么?

        如果说新浪微博给予了亿万中国人受到长久压抑后释放的平台,圆了每个人的明星梦。那么自媒体的兴起只是这种模式的延续,或者又高大上一点罢了,毕竟文章功底、微信公众号也不是每个人都能玩起来的。

        新浪微博给了人们一个表达自我、展现自我的途径,他让一个社会的舞台由组织渐渐转移到个人。人人都成为一个独立的品牌个体,人人都有观点态度,每个人都试图刷着存在感。

        而当太多的个体发出声音而不能聚焦的时候,这种声音也就变成了噪声,它会让很多人不知所错,你一言我一语,找不到焦点,弄不清原因和事情本来面 目。其实很多时候太自由了反而不好,人们需要领袖,不管是意见领袖也好,组织机构也好。每个人都需要有归属感,这是现在社区和基于兴趣社交的模式存在的根 本。

        自媒体的火热过后,现在打开微信关注的订阅号看自媒体文章的还有多少呢?更多的是静静躺在那里没有打开查阅吧。我们阅读信息的来源还是回归到新 闻客户端、新闻聚合应用。人们不需要个性鲜明、有质量有态度独辟蹊径的观点吗,需要。但是当信息的洪流把每个人都淹没的时候,我们抓住的更多的会是一些组 织,而非个体。自媒体联盟也是如此,资源整合才有利发展。

        PC 时代浏览器是信息和价值的入口,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是这样一个入口吗?未来他会不会杀掉浏览器、搜索引擎,还是说换一种方式。现在的微信更多的是用来传递 一些信息,而非价值。有人说信息即价值,这话不假,但总终微信还是要形成一个商业模式让商家企业进来产生利益。

        一个人的手机屏幕只有那么大,关注点也只有那么几个。当所有的传统行业都拥挤到微信里面做营销做导购卖商品的时候,如何引起用户注意并保持关注。如何让有价值的信息找到关注他的人,用户又怎样找到自己想要得到的服务和商品,企业这个营销怎么做。

        有人抱怨,微信现在越来越臃肿,也正在试图逃离。他寄托了太多人的希望,可是他终究承担不了那么多。

        或许我们需要的不是一个组织和平台,就像你会参加很多俱乐部一样,让所有的新闻都归新闻,让所有的娱乐都归娱乐,让所有的餐饮都归餐饮。所谓的超级 APP 估计只能是想象。

        微信怎么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商家的产品营销而又不伤害到用户体验?或者说微信的超级 APP 只是微信这个平台里面又分化出的多个专业平台。

        再来看看微信最近的动作,在推出“微信风铃”以后,最近又开始悄悄上线“微信云”。支付接口、后台 API 的管制和不开放也增加了人们对微信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尤其是把希望寄托于微信平台的第三方开发者。微信的未来掌握在腾讯一家手里,或许他们都没想好。

        以社交关系为中心的移动互联网,微信能做的商业化尝试估计只能是引导而非主导。基于社交红利做引流做营销树品牌可以,直接形成普遍意义上的商业模式还很难,也或许微信终究不过是个通讯工具。

来自: 钛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