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 Android 的 Binder 机制

wjn_002 7年前
   <p>可以说 Binder 是 Android 底层系统的一个特色了,它很好地解决了进程间通讯的问题。其实网上有很多介绍 Binder 的文章,那么本文还是想将 Binder 这部分内容细化一下,更适合于初学者阅读。</p>    <h2>Binder 产生的背景</h2>    <p>首先我们说说为什么会出现 Binder 这个东西。作为 iOS 开发者,我还是情不自禁地想去谈谈 iOS app,事实上,iOS 的每一个 app 都是一个独立的进程,它没有 Android 那种比较开放的多进程通讯能力,甚至 App 与 Extension (如通知中心插件)之间都不能有一种非常直接的通讯方式,当然不是说 iOS 没有 IPC 技术,其实 mach 内核也是有着不错的 IPC 技术的,但这不是本文的重点。Android 则不太一样,Android apps 基本上都需要各式各样的 IPC 需求,甚至启动一个 Activity 也需要用到 IPC,有一些 IPC 调用也许你并不知晓,可能对开发者最可见的就是用 <strong>AIDL</strong> 去写一个 Remote Service 接口了。</p>    <p>Android 很多核心功能都是由一系列 Services 支持的,比如 ActivityService、WindowService 等等等等,应用需要频繁地与这些 Services 发生交互,正是基于这种场景,就亟需一种好的 IPC 解决方案。</p>    <p>你可能会想,为什么不是 <strong>Local Socket</strong> ?或者 <strong>Shared Memory</strong> ,那是因为安全性无法得到保障。Android 的权限系统需要一种可靠的方式来保证各种 Services 的访问是在权限系统的监控下进行的,上述提到的解决方案就做不到了,因为不管是套接字还是共享内存,现有的 Linux 内核都不存在一种检验双方身份的方法存在,任何通过套接字或者共享内存走的数据都可以伪造,而在这个基础上做任何验证,代价都是相当高的。Android 的选择是基于内核,重新开发一套 IPC 机制,让它固有这些特性,也就是让系统可以在 <strong>Ring0</strong> 级保障交互双方身份的正确性,并且这种基于内核的方案效率还很高。</p>    <p>既然要基于内核,就一定要对内核动手脚,Android 采用驱动的方式实现这个技术,而不是直接修改 Linux 内核。这样你就可以假设,手机中有一个“设备”,应用之间通过这个设备来交互,而这个设备自身有一套身份校验机制,这样就比基于用户态的 IPC 方案来的安全得多,也快得多了。</p>    <h2>Binder 是怎么工作的</h2>    <p>我们暂且不需要深入理解 Binder 驱动底层的实现,也不需要知道 Binder 驱动提供了什么接口,我们就来看看一个 app 是如何通过 Binder 这个机制来实现跨进程通信的。</p>    <p>到这里,你可以把 Binder 驱动看作一个机器,它连接着所有 Services(假设 app 只调用 Services 提供的接口)。</p>    <p>一个 app(客户端)想要找一个 Service 办点事,它就要去操作这个机器,而这个机器会检测 app 的身份,如果身份合法,则可以继续操作。假设 app 要调用 A 服务的 foo 函数,那么它可以告诉这个机器,这个机器随后就会检查连在它身上的所有 Services,找到 app 需要的那一个,让它执行 foo 函数,并且再将返回值告诉 app,这样 app 就成功隔着进程操作到 A 服务了。</p>    <p>这当然是很抽象的说法,系统在 Framework 层做了很好地封装,让我们可以友好地使用 Binder 驱动来进行 IPC 操作,下面我们就直接看应用层所提供的接口是如何工作的。</p>    <h2>探究与 Binder 相关的 Java 类</h2>    <p>要说这些类,我们首先要用到它们,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去创建一个 Service,让它运行在单独的进程中,然后编写 AIDL,实现一个接口,再到 Activity 中去使用这个接口。 (注意:本文不介绍 Remote Service 与 AIDL 的相关知识,如果读者对这部分内容还不够了解,请先将它们弄懂再回来看本文)</p>    <p>AIDL 代码生成器为我们创建了一个 java 文件,这里面涉及到几个类:</p>    <p><img src="https://simg.open-open.com/show/e3dac0d79efdd7b254c7ffdf3a8750ac.png"></p>    <p>这些就是在应用层使用 Binder 所需的所有类了,看类图有些错综,但实际还是很简单的。</p>    <p>AIDL 生成的就是 IMyService 这个接口,而 Stub 和 Proxy 则是这个接口的两个内部类,分别是 Binder 类和 BinderProxy 类的子类( Proxy 类虽然是用组合方式来持有 BinderProxy 的,但实际就是在直接用这个类,只不过做了一层封装,让其更易使用而已), Stub 和 Proxy 都实现了 IMyService 。</p>    <p>所以 IInterface 到底是什么,它就是一个用于表达 Service 提供的功能的一个契约,也就是说 IInterface 里有的方法, Service 都能提供,调用者你别管用的是 BinderProxy 还是什么,只要拿到 IInterface ,你就可以直接调用里面的方法,它就是一个接口。</p>    <p>同时 Stub 虽然实现了 IMyService ,但是并没有实现厘米的任何方法,它是一个抽象类,开发者需要自己子类化 Stub 去实现具体的功能。</p>    <p>Proxy 实现了 IMyService ,并且实现了里面的方法,这些方法的实现我们下面再说。</p>    <p>为什么 IMyService 要分 Stub 和 Proxy 呢?这是为了要适用于本地调用和远程调用两种情况。如果 Service 运行在同一个进程,那就直接用 Stub ,因为它直接实现了 Service 提供的功能,不需要任何 IPC 过程。如果 Service 运行在其他进程,那客户端使用的就是 Proxy ,这里这个 Proxy 的功能大家应该能想到了吧,就是把参数封装后发送给 Binder 驱动,然后执行一系列 IPC 操作最后再取出结果返回。</p>    <p>好,到这里请求用 Proxy 发出去了,Service 怎么接受请求并作出响应呢,这就需要 Stub 了,还记得我们的 Stub 是继承自 Binder 的吗? Binder 有一个 onTransact 方法,而 Stub 重写了这个函数,这个函数三个重要参数: int code 、 Parcel data 、 Parcel reply ,分别对应了被调函数编号、参数包、响应包。当 Proxy 发起了一个请求,服务端中相应的响应线程就会通过 <strong>JNI</strong> 调用到 Stub 类,然后执行里面的 execTransact 方法,进而转到 onTransact 方法。(这一系列调用链大家可以从源码中分析出来,我这里作为抛砖引玉,就不带大家分析 native 层的代码了)</p>    <p>我们来看一眼这个 onTransact :</p>    <pre>  <code class="language-java">@Override  public boolean onTransact(int code, Parcel data, Parcel reply, int flags) throws RemoteException {      switch (code)    {          case INTERFACE_TRANSACTION:          {              reply.writeString(DESCRIPTOR);              return true;          }          case TRANSACTION_increaseCounter:          {              data.enforceInterface(DESCRIPTOR);              int _arg0;              _arg0 = data.readInt();              int _result = this.increaseCounter(_arg0);              reply.writeNoException();              reply.writeInt(_result);              return true;          }      }      return super.onTransact(code, data, reply, flags);  }</code></pre>    <p>是不是非常清晰易懂,就是根据传过来的数据包来做相应的操作,然后把结果写回数据包,Binder 驱动会来帮我们做好这些数据包的分发工作。而这段代码是运行在 Service 本地进程中的,它可以直接调用实现好的 Stub 类中的相关方法(本例子中是 increaseCounter 方法)。</p>    <p>下面我们趁热打铁再来看一眼 Proxy 类中的 increaseCounter 是怎么实现的:</p>    <pre>  <code class="language-java">@Override  public int increaseCounter(int increment) throws RemoteException{      Parcel _data = Parcel.obtain();      Parcel _reply = Parcel.obtain();      int _result;      try {          _data.writeInterfaceToken(DESCRIPTOR);          _data.writeInt(increment);          mRemote.transact(Stub.TRANSACTION_increaseCounter, _data, _reply, 0);          _reply.readException();          _result = _reply.readInt();      }      finally {          _reply.recycle();          _data.recycle();      }      return _result;  }</code></pre>    <p>正好与 Stub 中的处理能够对应起来,其实这两段代码就是整个 IPC 的核心了,Binder 驱动和 Binder 类在底层帮我们做好了其他一切事情。</p>    <p>休息一下。</p>    <p>下面我们来思考另一件事情,如何判断 Service 运行在同一进程还是不同进程?</p>    <p>我们知道, Service 有一个 onBind 方法,这里面就返回了我们实现好的 Stub 类,而客户端 bind service 时拿到的又是一个 IBinder 对象,我们每次只需要调用 Stub 的 asInterface 静态方法,把这个 IBinder 对象传进去就能拿到 Stub 类或者 Proxy 类了,看起来十分智能!那么这个 asInterface 又蕴藏什么玄机呢?我们来看一眼实现代码:</p>    <pre>  <code class="language-java">public static IBackgroundService asInterface(IBinder obj){      if ((obj==null)) {          return null;      }      IInterface iin = obj.queryLocalInterface(DESCRIPTOR);      if (((iin != null) && (iin instanceof IBackgroundService))) {          return ((IBackgroundService) iin);      }      return new IBackgroundService.Stub.Proxy(obj);  }</code></pre>    <p>是不是有点莫名其妙, queryLocalInterface 是什么鬼?</p>    <p>我们再来看看 queryLocalInterface 的实现:</p>    <pre>  <code class="language-java">public IInterface queryLocalInterface(String descriptor) {      if (mDescriptor.equals(descriptor)) {          return mOwner;      }      return null;  }</code></pre>    <p>它判断了一下 descriptor 参数是否与自身 owner 的 descriptor 一致,如果一致就直接返回 owner ,那么 owner 和 descriptor 是在哪被设置的呢,就是在 Stub 的构造函数中被设置的。</p>    <p>于是乎,如果 Service 运行在同一进程,那么客户端拿到的 IBinder 就是 Stub 类,而 Stub 的 queryLocalInterface 又会返回自己;而 Service 运行在单独进程中时,客户端拿到的 IBinder 就是系统提供好的 BinderProxy , BinderProxy 中的 queryLocalInterface 默认直接返回 null ,根据代码, asInterface 就会构造一个 Proxy 返回给客户端,那么接下来的故事就是上面我们讲过的了。</p>    <h2>自己利用 Binder 来进行 IPC</h2>    <p>有了上面的基础,其实我们完全不需要 AIDL 了有木有,自己用 Binder 类和 BinderProxy 类就完全可以实现 Service 与客户端的通讯,下面我就速速写一个简单的例子。</p>    <p>Service 中的 onBinder 方法我这样实现:</p>    <p><img src="https://simg.open-open.com/show/e13217c3e9109b7d10fbe47447a5921d.png"></p>    <p>客户端就这样:</p>    <p><img src="https://simg.open-open.com/show/c0e611f14bfed3367cd550639b82237e.png"></p>    <p>我们甚至不必按照 AIDL 的通信规范,自己处理 data 和 reply 也是完全可以的,但这只是为了演示 Binder 的原理,日常开发中还是不要这么做了吧。</p>    <h2>小结</h2>    <p>Binder 的设计非常优秀,分析 Binder 的实现也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本文作为对 Binder 深入研究的「引入」,站在了一个很高的角度俯视整套系统,并没有对其中的细节做深入探讨,如果大家对内核开发或者操作系统底层有兴趣的话,也可以去看看 Binder 驱动的实现,相信也会有不少收获,本文到这里就先结束了 ;-)</p>    <p> </p>    <p>来自:http://www.jianshu.com/p/f4f722d3e51d</p>    <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