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手册提供了关于通过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和 VB.NET 以及 C# 编程语言使用 AutoCAD .NET API信息。有关使用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开发应用程序的信息可在以下主题中找到:“Microsoft Visual Studio 入门”和“使用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开发应用程序”。 从非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开发环境使用 .NET 框架进行开发的编程者可跳过这两节。然而,本手册中所有代码样例均用 VB.NET 和 C# 表示。
WCF从理论到实践(1):揭开神秘面纱;WCF从理论到实践(2):决战紫禁之巅;WCF从理论到实践(3):八号当铺之黑色契约;WCF从理论到实践(4):路在何方;WCF从理论到实践(5):Binding细解;WCF从理论到实践(6):WCF架构;WCF从理论到实践(7):消息交换模式。<br><br> WCF是"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的缩写,原来的代号为"Indigo",它是MS为SOA(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而设计的一套完整的技术框架。利用它能够开发出分布式(Distributed)应用程序,而且开发难度相比以前的.Net Remoting和Asp.Net Xml Web Service等都有了大幅度的降低。可以说WCF是目前微软平台下最先进的SOA框架,也是微软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在该领域的主打产品。它具有很多优点,但本人总结起来,其最大的特征在于1)充分整合了原来的.Net Remoting,Asp.Net Xml Web Service,MSMQ,WSE,Enterprise Service等多项分布式技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2)WCF虽然整合了几项技术,但开发难度不增反降,简单易学。相信在未来的几年中,WCF一定在SOA的大潮中披荆斩棘,大展身手。本系列文章从大的方向上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介绍WCF相关的理论知识,第二部分是用WCF来开发一个完整的项目实例。希望在理论和实践上和大家一起学习微软这个优秀的框架。
通过浏览博客园的文章发现,很多朋友对分层架构特别感兴趣,刚好我刚做完的毕业设计就是专门研究.NET平台上分层架构的(题目叫“基于.NET平台的分层架构与设计模式应用研究”)。通过做这篇论文,我对分层架构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就萌发了想写一个文章系列,详述一下分层架构。然而,论文的理论性太强,不适合在网上发布,尤其不适合初学者理解,所以,我想在这个文章系列中,少讲理论,而是通过做一个完整的案例来讨论分层架构的基本方法,这样会直观很多。希望在这个文章系列的写作过程中,能和朋友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本文将介绍如何在.NET平台下使用C#创建串口通信程序,.NET 2.0提供了串口通信的功能,其命名空间是System.IO.Ports。这个新的框架不但可以访问计算机上的串口,还可以和串口设备进行通信。
C#作为微软在21世纪推出的新语言,它有着其他语言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如何在短时间内迅速掌握它,却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但如果你看完这个教程后,你一定会理解并掌握C#。这个教程共分六个部分,今天先介绍C#中比较基本的概念。
目录表一、什么是C#?二、Java与C#三、C#的主要特征四、安装运行环境五、C#编辑器六、C#的程序结构七、C#和名称空间八、C#中一个经典例程的编写与编译九、C#编程实战演习ABC1、使用VisualStudio.NET编写C#程序2、使用VisualC#创建Windows应用程序3、创建C#类库(Dll)。<br> 一、什么是C#?<br>C#是由Microsoft开发的一种新型编程语言,由于它是从C和C++中派生出来的,因此具有C++的功能。同时,由于是Microsoft公司的产品,它又同VB一样简单。对于web开发而言,C#象Java,同时具有Delphi的一些优点。Microsoft宣称:C#是开发.NET框架应用程序的最好语言。
本书围绕一些关于C#和.NET的重要主题,包括C#语言元素、.NET资源管理、使用C#表达设计、创建二进制组件和使用框架等,讲述了最常见的50个问题的解决方案,为程序员提供了改善C#和.NET程序的方法。本书通过将每个条款构建在之前的条款之上,并合理地利用之前的条款,来让读者最大限度地学习书中的内容,为其在不同情况下使用最佳构造提供指导。 本书适合各层次的C#程序员阅读,同时可以推荐给高校教师(尤其是软件学院教授C#/.NET课程的老师),作为C#双语教学的参考书。
摘要:这篇文章将讲述如何利用C#奇妙的特性,实现插件架构,用插件(plug-ins)机制建立可扩展的解决方案。 在.NET框架下的C#语言,和其他.NET语言一样提供了很多强大的特性和机制。其中一些是全新的,而有些则是从以前的语言和平台上照搬过来的。然而,这种巧妙的结合产生了一些有趣的方法可以用来解决我们的问题。这篇文章将讲述如何利用这些奇妙的特性,用插件(plug-ins)机制建立可扩展的解决方案。后面也将提供一个简要的例子,你甚至可以用这个东西来替换那些已经在很多系统中广泛使用的独立的程序。在一个系统中,可能有很多程序经常需要进行数据处理。可能其中有一个程序用于处理雇员的信息,而另一个用来管理客户关系。
Xml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纯文本格式已经进入了编程的很多领域,作为一个面向应用层面的c#也一样在很多领域离不开Xml。但是,c#在很多方面对Xml做了写封装,以至于很多操作Xml的代码,都不需要手动去写。例如,c#写WebService这种需要大量操作Xml的服务,除了极其个别的情况下,基本看不到任何操作Xml的代码。这是c#的一个优势,但是,最近发现正是这样一些c#的优势,导致了新一代c#程序员的能力退化。因为90%的情况下,不需要手动操作Xml,所以,年轻的c#程序员也觉得没必要为了这10%的情况,而去学如何手工读写Xml。真不知道,ms提供了这么简便的工具,是ms做的善事还是作的孽。
我以前在使用飞鸽传书功能的时候,发现只要打开这个软件,局域网中的用户就会瞬间加载到我的用户列表中,同时在局域网中的用户的列表中马上也会加载我自己的用户信息。而且,飞鸽传书软件没有依靠服务器端的中转,也就是说,完全是客户端的功能。那么这种机制到底是如何实现的呢?下面来一步一步的剖析。首先,我上线,局域网中的用户能够加载到我的用户列表中,那么我上线的时候,肯定是局域网中的用户都到了我的上线消息,然后给我回复了一条包含他们IP地址的信息,那样,我就可以逐个来添加他们到列表中了。其次,我上线后,他们的列表中能够添加我的用户信息,那么这个肯定是我上线的时候,侦测到了局域网中的用户,然后对每个用户发送了一个包含我的IP地址的报文。
最近做了一个双机备份,就是服务器上有个文件夹,会接收客户端传来的文件,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同步这台服务器和另一台备用服务器上的文件.为了实现这个功能我们使用的tcp点对点传输。
当你用VB6编写应用程序时,你曾用到VB的运行库,这其中包含一大批COM对象;以及所用Windows版本的Win32 API。最初版本的.NET Framework将这些的大部分内容集成到一个庞大的类库中,这就是我们熟悉的Base Class Library(BCL)。在BCL 中有些类支持对系统底层的访问,有些类能让你方便地访问计算机硬件的信息,还有些类能让你在不同应用程序间进行网络通讯、加密数据以及访问注册表等等。如果你想作一个彻底的.NET开发者,你必须掌握BCL和它所提供的丰富的功能。如果对BCL缺乏足够的了解,开发者就会做出很多不必要的重复劳动,重新构建一些已经存在的类。有时.NET提供的某种功能“隐藏”得太深,或者相对于庞大的.NET Framework显得太不起眼了。有很多人写文章讲述的用他们祖传的算法来实现的功能,其实可以用Framework中的某些类非常容易地实现,比如Path或PasswordDeriveByes。事实上,许多人都会告诉你学习.NET其实不是在学习Visual Basic或C#,而是在学习BCL。
C#计算器实例代码
合并排序算法是用分治策略实现对n个元素进行排序的算法。其基本思想是:将待排序元素分成大小大致相同的两个子集合,分别对两个子集合进行排序,最终将排好序的子集合合并成所要求的排好序的集合。
多态(覆盖)是随着继承产生的,是面向对象语言实现软件可扩展性的重要机制。多态C#的引用变量有两个类型,一个是编译时的类型,一个是运行时的类型,编译时的类型由声明该变量时使用的类型决定,运行时的类型由实际赋值给该变量的对象决定。
很多初学三层架构的用户,都对三层架构无从入手!而这些用户往往会通过搜索引擎搜索,例如“最简单的三层架构例子”,等关键词,就算用户找到这个实例,又会感觉不太明白,(心想有没有还可以再简单的例子)!今天,我就写一个什么是最简单的三层架构例子(这个例子对你学习绝对有用,我说的!)以下为自己总结的全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