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原文链接 https://docs.docker.com/engine/installation/centos/ 通过yum安装 需要root或者能sudo的权限 yum包更新到最新 $ sudo
数据库服务器,WildFly作为应用程序服务器。 在同一台主机上的两个Docker容器 这部分将展示如何通过网络端口使用 Docker容器链接 技术连接运行在Docker容器内的一项服务。 1.如下启动MySQL服务器:
Ubuntu Docker 支持这些 Ubuntu 操作系统: Ubuntu Wily 15.10 Ubuntu Vivid 15.04 Ubuntu Trusty 14.04 (LTS) Ubuntu
写这篇文章时,使用的Docker版本是1.6.1。 对于Docker这样迭代极快的系统,这很重要。 文章的目标读者是听说过Docker但并未使用过的用户。 希望能够介绍一些使用情况,并鼓励越来越多的用户。
本文主要讲述了Docker在Yelp真实生产环境下使用的一些最佳实践和一些部署经验。 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在使用Yelp的SeatMe来完成餐厅预订服务。这篇博客将会深入地讲解Yelp是如何使用Docker来开发并部署
于使用docker容器部署openstack服务。 项目于2014年9月开始,是openstack的孵化项目。 当前Kolla项目在Kollaglue repo提供了以下服务的docker镜像。 $
关于 docker 是什么,有个著名的隐喻: 集装箱 。但是它却起了个“ 码头工人 ”(docker 的英文翻译)的名字。这无疑给使用者很多暗示:“快来用吧!用了 docker,就像世界出现了集装箱,
到目前我们介绍了一些 Docker的基础概念 , 知道了如何 使用Docker的image , 也知道了 如何在多个container间通过网络通讯 . 在这章里我们将介绍如何在docker的contain
Docker入门的好文章,之前在微博上就有很多人推荐,也是2015年的新文章,DockerOne作了翻译。本教程有三个目标:说明Docker解决的问题、说明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以及说明它使用了哪些技术
Docker Resource List docker https://www.docker.io/ http://blog.docker.io docker components https://github
http://linux.cn/article-4783-1-rss.html Docker - 迄今为止发生的那些事情 Docker 是一个专为 Linux 容器而设计的工具集,用于‘构建、交付和运行’分布式应用。它最初是
Docker成为云计算领域的新宠儿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作为高速发展的开源项目,难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瑕疵。笔者最近在开发实战中曾经跌进去一些坑,有些坑还很深,写出来分享,相当于是在坑边挂个警示牌,避免大家
Madhavapeddy( MirageOS 项目负责人),展示了如何像其他任何容器一样使用unikernels。他先用Docker创建了一个unikernel微服务,然后接着部署了一个真正的Web应用,数据库、Web服务和PHP代码运行在使用
1. Docker介绍小莫 2. 什么是dockerDocker 是一个开源项目,诞生于 2013 年初,最初是 dotCloud 公司内部的一个业余项目。它基于 Google 公司推出的 Go 语言实现。
Docker —— 从入门到实践 v0.2.9 Docker 是个伟大的项目,它彻底释放了虚拟化的威力,让应用的分发、部署和管理都变得前所未有的高效 和轻松! 本书既适用于具备基础 Linux 知识的
2013年3月20日,我们发布了 Docker 的首个版本。15个月后,我们收获颇丰:既有来自超过 460 位贡献者的 8741 条提交、两百七十五万次下载、超过一万四千个 Docker 化的应用,也有超过一万名用户反馈他们使用
Docker 是一个容器工具,提供虚拟环境。很多人认为,它改变了我们对软件的认识。 站在 Docker 的角度,软件就是容器的组合:业务逻辑容器、数据库容器、储存容器、队列容器......Docker
11月4日,Docker 1.9 正式发布。其中Docker Swarm 和多跨主机网络正式可在生产环境使用,Docker Engine 提供了全新的存储卷管理系统,Docker Compose 对更
本文属于入门实战类教程,作者介绍了如何在Docker中部署一个使用Postgres的Golang Web应用程序,作者在文中列出了所有的步骤以及注意点,推荐对Golang感兴趣的Docker初学者阅读。 最近我一直在研究
lled=0 思寒的评论: 我们公司用到了docker. 说下我的感受吧. 目前测试环境是用docker构建的. 除了docker环境外, 也同时编写了一部分的自动化控制脚本搭建. 两者并行是因为历史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