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软件架构案例分析与实践第一篇 基础理论 2. 架构定义IEEE的定义:组成单元即包括软件、硬件等物理部件,又包括数据、活动、人员等逻辑部件;系统结构不仅包括系统的物理结构,还包括系统在较高抽象
1. 阿里MySQL数据库实践核心系统数据库组 褚霸 http://blog.yufeng.info 2013-10-26 2. 发展尝试阶段 2008 年始于画报(poster)项目 发展阶段 2010
1. 1软件架构设计模式与实践 2. 目录软件架构视图 软件生命周期与软件架构介绍 架构设计的GRASP模式 质量属性驱动架构设计策略 软件架构模式分析及其实际运用 架构设计原则 面向对象的设计原则 架构设计验证
1. Hadoop原理与实践Hadoop起源与体系介绍 2. 2为什么是Hadoop?Hadoop的起源和架构Hadoop能解决什么?Hadoop的体系和版本学习Hadoop的准备 3. Hadoop
1. HBase简介与实践分享毕玄 2. About me毕玄(bluedavy) 目前就职于淘宝网 07—10年负责淘宝服务框架 今年开始负责HBase 关键词 JVM、SOA、网络通信、高并发、高可用、海量数据存储与分析
1. 1极限存储设计原理及实践数据平台与产品部 图海2018年10月23日 2. 2场景方案效果优化 3. 云梯1前端RDBMS其他集群点击流日志 LogServereveryday… everytime…云梯的存储职责
1. 淘宝 商品库MySQL优化实践QCon 2011 Beijing 核心系统数据库组 余锋(褚霸) http://blog.yufeng.info/ 2011/04/08 2. Agenda商品库项目背景介绍以及约束
度的调整和变迁,我们走过了一段非常难忘的技术历程。 本文将会分享QQ会员活动运营平台的架构设计实践,希望对做技术的同学有所帮助。 一、海量活动运营的挑战和我们的应对思路 一个产品业务的发展
互联网行业最受关注的技术架构。今天就由云智慧开发经理 Allen Lai为大家带来关于Microservices Architecture微服务架构应用实践的分享内容。 什么是微服务? 微服务
做Android开发,一定写给过启动页,在这里做一些初始化的操作,还有就是显示推广信息。 很普通的一个页面,以前测试也给我提出过bug,应用在启动的时候,有时候有白屏/黑屏。当时能做的就是尽量较少
本文为滴滴公共FE团队在WebApp方向的一些实践经验总结,主要内容包括:WebApp首页技术架构、前端工程化在WebApp的实践、通用地图JS库的设计和实践、 统一登录SDK的设计、通用客户端JSBr
想必大家也想到了,这样一来,在混编的过程中,if let充斥着Swift的代码,虽然保证了安全,但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开发效率。个人还在不断摸索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Selector 在Objective-C的世界里,
一致性。一旦开发新功能,容易顾此失彼,维护成本加大。生成订单的逻辑,分散在网站、H5、APP,计算订单金额的逻辑,由于开发人员各搞各的一套,容易出现漏洞以及不一致的情况。 5.3开发人员过度设计,垃圾代码多
大家好,本次分享的主题是 微博DCP系统 — 基于Docker容器混合云架构的应用实践 。 我这次分享的主题更偏向于实践应用,比如在大峰值流量的情况下,对于私有云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如何利用容器技术跨
MIT开源协议发布,由bitly公司开源出来的一款简单易用的消息中间件。 官方和第三方还为NSQ开发了众多客户端功能库,如官方提供的基于HTTP的nsqd、Go客户端go-nsq、Python客户端pynsq、基于Node
API的用法。并结合具体例子,介绍如何具体实现跨平台响应式的布局。 和原生的 iOS 以及 Android 的开发方式不同,React Native 的布局采用了 Web 前端布局所常用的 Flexbox
为行业创新和转型的重要驱动力。根据百度多年来在大数据领域的创新与实践,阐述了大数据驱动搜索引擎的发展,介绍了百度大数据引擎和行业应用实践。重点分析了大数据发展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是未来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了研究数据分析项目成功所必需技能的相关结果。Bob所提出的基于技能的数据科学驱动力矩阵方法,可以指出最能改善数据科学实践的若干技能。 数据技能的熟练程度 首先,Bob在AnalyticsWeek的研究包含了很多
确定哪些假设合理的方法并不明确。在业界,大多数实践者是挑选他们更熟悉而不是最合适的建模算法。在本文中,我想分享一些常见错误(不能做的),并留一些最佳实践方法(应该做的)在未来一篇文章中介绍。 1.
前言 最近一直重构项目的前端代码,也参考了各种前端代码的最佳实践,目的是让前端的HTML,CSS,Javacript代码更符合标准,有更好的性能,更好的可维护性,尝到了重构后的甜头,也萌生了写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