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路线的选择重要但不具有决定性

最近微软在技术上连续有大动作,在PDC上发布了Windows Azure云计算平台,预告了Visual Studio 2010、.NET 4.0和C# 4.0。如果放在几年前,我相信微软粉丝们一定是欢声雷动,不过这次情况有点不太一样,在网上看到有人在抱怨微软技术更新速度太快而且四面出击,还有人扬言要改弦更张,投奔Linux或者Java阵营。我本人也收到一封来信,写信人大意是说自己大学时选择.NET路线,一路跟下来很辛苦,2.0还没学好,人家已经4.0预览了,感到很困惑,问我该怎么办。老实讲,这样的问题我无法回答,每个人具体情况不同,所应该采取的态度和解决方案也不同。从我自己来讲,其实技术路线问题也曾长时间地困扰我,所以我想把我现在的一些想法摊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罗列如下:

1. 根据我长期的观察,做开发技术的人按照其人生路线设计,可以分成几类。第一类是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一项事业上。这样的人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而且有能力把技术当工具来实现自己的想法和事业。这里所说的事业是广义的,并不是说你非要自己开公司当老板,而是说你认可一件事情,比如促进人们交流和言论自由,带给大家更多娱乐,提升大众身心健康水平,增强国家国防实力,或者提升某个行业的信息化水平,然后你能够以技术为手段,在这个事情上做出成绩。这种人做着自己认为值得一生投入的事情,愿意领略这一追求带来的人生起伏并且无怨无悔,我认为这是做技术的最高层次。第二类是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组织和团队上。这种人虽然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干什么,但是技术水平出色,而且综合素质突出,勇于变化,能够把技术当敲门砖进入某个优秀的团队,以团队的目标为目标,依据团队的需求而转型或者坚持,跟团队一起干出一番成绩。这类人有令人羡慕的职业背景,在大公司里高薪厚禄,生活比较安定舒适,但是中年以后会经常自问到底做了什么自己想做的事情,为自己过于风平浪静的人生感到惆怅。但总的来说,这个层次也是比较高的。第三种是把命运寄托在技术上。这种人有能力成为技术的专家,然后就希望奇货可居,待价而沽,把技能当商品出售谋求富足人生。这种人没有大的人生目标,不想把自己的命运跟企业和组织绑定在一起,也不愿意做什么改变,只是满足于技术高手的层面,寄希望于其技术专长能够长期值钱,有点投机主义者的意思。第四种是还处于出卖劳动力的阶段,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我想说的是,在过去很多年里,很多技术人实际上是把自己定位在第三种人里。而实际上,只有成为第一类和第二类人,才算达到了比较成功的状态。第三类人实际上最危险,因为技术的变迁不但是可能的,而且是一定的。他们要么马上被淘汰,要么追得老了累了追不动了以后被淘汰,被淘汰只是时间问题。 因此,如果你认为某个软件技术的兴起或者衰落对你个人的职业生涯构成了决定性的影响,那么你可能正走在错误的路线上,应当尽快改弦更张。

2. 对个体软件人来说,什么是核心竞争力?不是时间差,不是技术,不是基本功,不是什么思想,也不是聪明脑瓜,而是你独特的个性知识经验组合。

有人看到新技术出来了,急急忙忙赶上去尝鲜,以为自己快人一步,就能如何如何,实际上这种想法根本不靠谱,最多在论坛博客上风光两天,等这项技术投入实际应用以后一点便宜也占不到。

有人把某个技术、框架、平台研究得里外通透,以为这样就能奇货可居。实践中,这种人能红火一时,但很难超过5年。这是现阶段技术发展生命周期所决定的。此外,现在越来越多人意识到了,能够靠读书看文章读代码做练习学会的东西没什么门槛,智力正常的人只要愿意花功夫,都不难达到你的程度。有的人认为,自己有能力驾驭技术潮流,哪个红学哪个。我在技术行业里不敢说阅人无数,见过的高手上百是有的,说句不怕得罪人的话,能够连续抓住两个以上的潮流并且始终处于领先位置的人及其少见,一只手就数的过来。更常见的情况是,上一个阶段的成功会成为下一个阶段的障碍,所谓随机应变屹立潮头之说,往往只不过是当红小生给自己壮胆的狂言,时过境迁之后,他就只能听着新一代当红小生的豪言壮语而默默苦笑。

有人强调基本功,这是对的。在任何技术性行业里都一样,基础打得多深,上面就能造得多高。现实中,基本功扎实的人很少见,这跟中国教育的弊病有关,所以基本功好的人,一般应变能力强,学习速度快,比较受欢迎。但说基本功是核心竞争力,还是没有抓住本质。我们经常能看到基本功差不多的两个人,一个发展的很好,一个发展平平,这表明基本功成功职业生涯的是重要条件,但不是决定因素。

有人强调这个那个思想,实际上软件行业里的伟大的思想就那么屈指可数的几个,窗户纸一点就破,其他衍生出来的思想,就跟技术风潮一样,各领风骚三五年,成不了你核心竞争力。

还有人强调自己的智商,聪明脑瓜,觉得自己比别人聪明,自己的聪明是核心竞争力。大学生、刚毕业的人持这个观点的比较多,然而有过人生阅历以后,自然会对这种观点不以为然。本质上这是因为社会对于“聪明”的定义与学校不同,一个解题高手在学校里可能是受人仰慕的聪明脑瓜,但在职业人生中则可能是个大傻蛋。我们身边很多人走了一条不尽如意的人生道路,往往不是因为他们不够“聪明”,而是因为他们太“聪明”了,聪明反被聪明误。我想这也是为什么人们要发明“智慧”这个词以区别于“聪明”的原因。另外,关于这种观点,还有一点不得不指出,那就是在软件这个行当里,一般聪明就可以了,绝顶聪明占不到多少便宜。

那么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我观察圈子里很多成功和不成功的技术人,提出一个观点,那就是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是是他独特的个性知识经验组合。这个行业里拥挤着上百万聪明人,彼此之间真正的不同在哪里?不在于你学的是什么技术,学得多深,IQ多少,而在于你身上有别人没有的独特的个性、背景、知识和经验的组合。如果这种组合,1,绝无仅有;2,在实践中有价值,3,具有可持续发展性,那你就具备核心竞争力。因此,当设计自己的发展路线时,应当最大限度地加强和发挥自己独特的组合,而不是寻求单项的超越。而构建自己独特组合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实践,其次是要有意识地构造。关于这个观点,话题太大,我不打算赘述。

3. 虽然技术路线的选择不是核心竞争力,也不应该具有决定性,但对于个人职业路线还是具有比较重要的影响力。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应该煞有介事地把自己归于Java或者.NET技术阵营,整天捧本书吭哧吭哧啃。正确的态度应该是着重于你要干的事情,然后认真把这件事情做好,通过必要的学习将所需的知识体系构筑完整,在整个过程中及时更新知识体系。只有心理没谱的人,才会为新技术的推出感到惶恐,因为他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也就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看到什么东西出来了都以为如果不学就会落伍,才会觉得是个压力,日积月累,才会痛苦彷徨嚷嚷怎么办。相反,如果你很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就会发现,其实必须及时更新的知识变化并不频繁,大多数新鲜玩意根本不在自己关注范围内,任他三仙落地,五佛升天,与我何干?因此完全可以安步当车,稳扎稳打。

4. 几年前我刚加入CSDN的时候,.NET和Java之争是最热门的话题。现在回过头看,其实当时无论你选择那条路,如果认真做下去,搞些实事,别玩虚活的话,现在都应该有成就了。当然,客观上来说,这几年微软技术变化是比较快,弯弯绕得比较多,相比之下,如果当时你选择的是Java,可能这几年过的比较幸福一些,这是事实。我对此并不是没有自己的看法,但是这毕竟不是多么大的问题,实际上Java这几年折腾得也够猛,只不过作为一个比较开放的领域,Java为其追随者保留了更多的自由度,而微软的追随者大多数有一种被驱赶的感觉而已。话说回来, 微软的技术变革并不是没有章法的,其今天的技术架构,早在2003年就已经明明白白地公诸于众,只不过因为某些微妙的原因,一些微软跟随者这几年被带着兜了一些圈子,浪费了一些精力,比较辛苦。不过,现在.NET技术体系的尘埃基本落定,从体系结构上看,相对稳定的时期已经到来,投资微软技术可以放心。

5. 不过我相信未来不同技术流的应用领域会出现一些明显的分化。在中国,涉及国防、国家安全、命脉产业和关键行业的服务端要害系统,国产化改造是阻挡不住的潮流,长期来看,开源和Java将在这个领域占据主导低位。其他的领域,随着微软技术变革的的大势确定,相信微软的优势不可小觑。这里没有考虑中国政府可能做出的产业调整政策。这次微软黑屏事件,无论是否出于微软本意,其最大的效果在于向有关部门展示了一下其信息战力,中国政军内部有关机构对此不可能不加以警惕,这是否会引起中国国内IT产业政策的调整,现在还不得而知。但我相信,微软系统恐怕将在不长的时间里与中国关键要害领域的核心系统彻底说拜拜。未来中国IT系统的格局,很有可能是居庙堂之高则清一色Linux/Java,处江湖之远则Windows占主导。

6. 几年前还有一个热烈争论,就是Java和C#之争。现在实际上尘埃已经落定,两个语言的定位已经分道扬镳。Java实际上已经落实了成为系统语言的诺言,在现在的计算机体系结构上,Java与15年前的C一样,可以成为构造基础设施的利器,而且其性能相当不错,完全突破了之前人们对虚拟机语言的认识局限性。我相信在未来,Java将有效地侵蚀C语言的一些曾经以为千秋万代永不变色的地盘。虽然同时Java也在向上发展,但是其力度与C#不可同日而语。相反,C#主要是在往上发展,即将成为超级瑞士军刀,微软版十全大补膏,所有于应用开发有意义的特性都要加上,从编程语言发展来看,它将成为一株奇葩。作为一个编程语言的爱好者,我正饶有兴致地注视着史上特性最丰富语言C#的发展动向。但是,不得不指出,C#的弱点在脚跟。自从用它开发Longhorn Avalon失败以后,微软暂时放弃了让C#成为系统语言的努力,专心专意让C#变成应用开发领域的超级无敌霸王3000,而在核心领域,仍然是C++、COM当关。这就出现了有趣的局面,在可见的未来,微软体系内真正的核心软件基础设施,还是将由微软自己用C++来构造,而组合装配的应用开发,则由C#完成。VB和CLR平台上的其他动态语言都不会有太多机会,因为C#将穷尽神智正常者一切关于语言的幻想。

以上几点,如果有人现在要选择技术路线,可以参考一下。但切记,技术路线的选择重要,但不具有决定意义。

  • 131
    点赞
  • 64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53
    评论
领域热词:生态系统、数据、信息运营商、云计算 2011年最热的关键词恐怕非平台莫属。原因很简单,一年来发生的重大事件几乎都与平台息息相关。 在芯片层,ARM架构已经占据移动设备的大部分份额,对曾经无可争议的霸主Intel造成极大压力。其中Nvidia的成功转型尤为典型,它借助基于ARM的Tegra打了场漂亮的翻身仗,2011年11月发布4核移动芯片,巩固了自己与高通、TI、三星等一道作为一线ARM厂商的地位。而Tilera等众核芯片、GPGPU等异构计算架构在云计算环境下也具有很大潜力。 在操作系统层,Windows 8和Mac OS X Lion两个新版本的用户界面已经不约而同地受到移动设备的强烈影响。 而iOS和Android两大移动平台迅速崛起,不仅大幅抢占了Windows Mobile/Windows Phone、MeeGo、webOS、Symbian、BlackBerry的市场份额和生存空间,不动声色地将PC降低为普通设备,更使Google和Apple两大平台公司如虎添翼,HTC、三星、华为、中兴一干新锐野蛮成长,同时却让微软、Intel、惠普、诺基亚、摩托罗拉、索尼、黑莓等巨头都纷纷进入多事之秋,换帅的换帅,收购的收购,裁员的裁员。 什么是平台? 我们最熟悉的是技术平台(或称开发平台、计算平台),指软件应用能够在其上运行的软件和硬件环境,硬件体系结构、操作系统、API、运行库、编程框架等都是常见的平台。随着Web的普及,浏览器及其插件如Flash和Silverlight也都成为平台。企业软件开发中,又有WebSphere、JBoss等中间件和各种面向领域的业务平台,也都是平台。 Web 2.0、云计算发展起来后,为了共享数据,提供更无缝的体验和增值,很多互联网网站和服务开始提供开放API,第三方开发者可以在其上开发软件应用,访问平台的数据或其他功能。这就是我们已经听得耳朵起茧子的开放平台。 这些当然都是重要的平台。但是,从整个行业来看,平台还有一层更重要的含义。 2011年2月,诺基亚新任CEO Stephen Elop一份语气非常罕见的内部备忘录曝光。 Engadget评论这是有史以来最激动人心和有趣的CEO备忘录之一。其中他向芬兰的同事们宣布,已经决定与微软战略结盟,并同时将Symbian、MeeGo和Qt三大拥趸颇众的平台打成遗留系统。还记得他是怎么说的吗? “设备之间的竞争已经演变为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我们的竞争对手并非通过设备抢占市场份额,而是通过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这意味着,我们将不得不决定建立、促成或加入一个生态系统…… “诺基亚,我们的平台着火了。” 虽然外界对Elop一直争议不断,而且将近一年之后的今天,他还没有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但他却说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观点:平台就是生态系统。他还这样明确地给出了生态系统的定义:“不仅包括设备的软硬件,还包括开发人员、应用、电子商务、广告、搜索、社交应用、地理位置服务、统一通信及其他许多内容。” Elop很可能是看到了未来竞争的残酷性和诺基亚的战斗力不足,才最终选择了结盟,加入一个现成的生态系统。 平台之战 全球范围内,有实力成为全局性平台级生态系统的公司,其实并不多。2011年5月Google董事长Eric Schmidt在AllThingsD D9会议上提出了“四驾马车论”,称未来十年驱动创新的主要力量将是Google、Apple、Amazon和Facebook四家公司,它们将史无前例地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竞争。除了这四大之外,他还提到PayPal和Twitter作为候补,却明确将微软排除在外。 这种说法虽然是一家之言,但得到了广泛认可。2011年11月《Wired》的采访中,Amazon CEO Jeff Bezos基本同意这一说法,只是认为微软应该在列。他随后还说了一段耐人寻味的话:“一个公司不应该沉迷于暂时的辉煌(shiny),因为不可持续。真正重要的是你的服务对客户有价值。一些公司还没有经历困难时期,没有得到真正的考验。”乍看shiny一词还以为他在说Apple,但最后一句又似乎是在说Facebook和Google。 《Fast Company》杂志2011年11月刊登了“The Great Tech War Of 2012”长文,讲述的也正是这四家之间的大战。 四驾马车的确是全球性平台级生态系统的最有力竞争者。它们都是消费互联网公司的代表,可以作为Marc Andreessen所说的互联网正在吞噬世界的绝佳注脚。虽然各家目前的主营业务并不特别重合,但是大势所趋,竞争所迫,这些千亿美元级别的公司都会不断扩充业务,延揽盟军,成为全能战士,变得越来越像。2011年,这一趋势已经非常明显:Amazon发布Kindle Fire直接成为iPad的劲敌,Google除了在社会化产品上与Facebook针锋相对之外,又收购摩托罗拉,加强与Apple的对抗能力。图书、杂志、音乐和影视、游戏、软件等内容的销售分成是兵家必争之地,四家都已经加入战团,虎视眈眈。在统一通信方面,则除了Amazon之外,其他三家都已经重兵布局。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们都不会设定自己的经营边界,而且对远景的看法有诸多相似:都相信自己能够大大改善而非仅仅取代现有的各种产品和服务。 2012年,平台之战已经一触即发。 我在2011年4月撰写的“云计算:史无前例的大变革才刚刚开始”一文中写到: “云计算将极大地改变原有的信息产业格局。计算机软硬件、通信、互联网、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行业中的大型平台性厂商将最早受到影响,它们之间将发生剧烈的竞争和整合。…… “由于互联网天然具有无边界服务的特性,这种竞争是全球性的,如果没有主权、国家体制等限制,理论上全世界只需要几家大型的云计算运营商和几家大型的设备提供商。这意味着,现有的几十家市值数百亿以上美元的技术公司,最后只会剩下几家。” 这里面有一个关键词:云计算运营商,也可以称之为信息运营商或计算运营商。与同义词平台或者生态系统不同的地方是,这个说法主要针对最终用户而言。 顾名思义,所谓信息运营商,就是为付费的订阅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公司,它们与用户的关系与今天的电信运营商提供电信服务类似,而不同的是,它们经营的是全面整合的信息获取、推荐和处理等服务。简单说,下一步你可以在任何地方,通过任何屏幕、任何设备,获取你所需要的信息,并进行相应处理,系统是非常智能化的,可以做各种推荐(广告变成了有用的信息),就像现实生活中对你知根知底的小秘一样。而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是要有统一的ID登录系统和足够多具有黏性的用户。用户只需要登录,系统就可以根据以往用户的行为历史,进行智能推荐(现实生活的商品、媒体内容……),从而实现无缝的用户体验。正如华为高级副总徐直军所说的:“计算、技术本身将最终被淡化、忽略掉,取而代之的是消费和体验的过程。” 平台之争中开发者的地位至关重要。如果你能在收入上、用户获取和保留上、技术支持上、网络效应推广上真正地帮助开发者,建立生机勃勃的生态系统也就成功了一半。 最终,平台/生态系统/信息运营商之间的竞争,将是数据的竞争。“数据是云计算时代的石油”,谁能拥有更多数据并能做各种深入分析、善于运用,支持平台本身发展的决策,谁就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竞争分析 在我看来,Google、Apple、Amazon和Facebook四家中,都有各自的软肋,这场大战的输赢还很难预料。 Google的主营业务——搜索是四家中唯一一种无需用户登录就能使用的服务,对用户的长期黏性最弱。从这个角度来看,Gmail是Google的战略性资产,也难怪Google推Wave、Buzz和Google+都需要从这里入手。但Gmail的用户数大约是2.6亿,还不如3.5亿的Hotmail和3.1亿的Yahoo Mail,而且邮箱用户与其他三家的ID往往绑着信用卡或者支付手段相比,转换性也差得多。这正是Google+只能成功不许失败的原因。当然Android、YouTube和Chrome都是有数以亿计用户的终端,可以打的牌还很多。但Google现在内部的研发文化味道已经不对,反而是最大隐患。 Apple的问题在两方面,一是它本身还不是典型的互联网公司,云端的技术储备不够,这一点从乔布斯演讲时有些外行地宣扬自己的数据中心里设备都很贵可见一斑。二是主要收入来自硬件销售,内容销售占比太低,不符合长期趋势。在信息运营商的背景下,硬件是倾向于补贴和免费的,这和今天电信运营商会补贴终端类似。Kindle Fire就是很好的例子。Amazon每卖一部要倒贴20美元,但他们肯定有把握从媒体内容的销售中回收。一旦其他运营商将硬件免费赠送,而Apple又无对应之策(他们应该有),将有可能面临毁灭性打击。 Facebook目前最弱小,但路线最清晰,只要保持最大人群和目前的用户黏性,向各处发展似乎都不会太难。唯一但是致命的例外是它对移动终端毫无控制,丧失了重要的天王山。毕竟,你在iOS设备上是没法继续作为平台与应用分成的。Zynga一家独大也是隐患。在增加收入的同时,还要保证用户体验,难度也不小。 至于Amazon,最大的挑战是填补或者加强目前缺乏的各种必需服务(统一通信、社交、地图、开发者社区),并从纯粹的电子商务网站(大部分用户过来基本上满脑子想的是买东西)扩展为更通用的平台。以Bezos的长线思维,Amazon的想象空间还很大。 而微软呢,其实手里有大量的好牌——Windows用户数以十亿计,Live Messenger、Hotmail、Skype、各版本IE也都有几亿的用户。他们所缺的,是全面系统的战略和Google+那样的中枢应用,将零散在各处的用户和体验统一起来。Windows 8看来有这个趋势,但新版本能渗透到什么程度,要看产品的执行。 技术的影响 HTML5对各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局势影响巨大。如果HTML5成为主流,Apple将丧失对生态系统的大部分控制,App Store的辉煌也将成为历史。但移动互联网恐怕不容易出现PC互联网上IE一统天下之后,再在这一平台上出现Yahoo、Google、Facebook等众多新贵的景象。因为那时候用户已经被瓜分殆尽了。 Siri为代表的自然用户界面+开放平台也是一种具有潜在爆炸力的技术。正如Robert Scoble在近两年前Siri被Apple收购时撰文所指出的,Siri代表了继1990年代“通过域名找页面”、2000年代“通过页面交互聚人”之后的第三代互联网交互模式:“消除网页,将API与人直接联系在一起”。如果能在技术上比较好地实现推荐引擎和前端自然语言理解,Siri真的可以成为数字秘书的具体化,从而将Web变成遗留技术。 2012年,敬请观赏平台之战。
什么是GIS   物质世界中的任何事物都被牢牢地打上了时空的烙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信息和地理空间位置有关。地理信息系统(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简称 GIS )作为获取、整理、分析和管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重要工具、技术和学科,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和迅猛发展。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时代的来临,理论上来说,GIS可以运用于现阶段任何行业。   从技术和应用的角度, GIS 是解决空间问题的工具、方法和技术;   从学科的角度, GIS 是在地理学、地图学、测量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具有独立的学科体系;   从功能上, GIS 具有空间数据的获取、存储、显示、编辑、处理、分析、输出和应用等功能;   从系统学的角度, GIS 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简而言之, GIS 是一个基于数据库管理系统( DBMS )的分析和管理空间对象的信息系统,以地理空间数据为操作对象是地理信息系统与其它信息系统的根本区别。   GIS即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经过了40年的发展,到今天已经逐渐成为一门相当成熟的技术,并且得到了极广泛的应用。尤其是近些年,GIS更以其强大的地理信息空间分析功能,在GPS及路径优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科学管理和综合分析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以提供管理、决策等所需信息的技术系统。简单的说,地理信息系统就是综合处理和分析地理空间数据的一种技术系统。 [编辑本段] GIS 的组成部分   从应用的角度,地理信息系统由硬件、软件、数据、人员和方法五部分组成。硬件和软件为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提供环境;数据是GIS的重要内容;方法为GIS建设提供解决方案;人员是系统建设中的关键和能动性因素,直接影响和协调其它几个组成部分。   硬件主要包括计算机和网络设备,存储设备,数据输入,显示和输出的外围设备等等。   软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类:操作系统软件 、数据库管理软件 、系统开发软件 、GIS 软件,等等。 GIS软件的选型,直接影响其它软件的选择,影响系统解决方案,也影响着系统建设周期和效益。   数据是GIS的重要内容,也是GIS系统的灵魂和生命。数据组织和处理是GIS应用系统建设中的关键环节,涉及许多问题:   ——应该选择何种(或哪些)比例尺的数据?   ——已有数据现势性如何?   ——数据精度是否能满足要求?   ——数据格式是否能被已有的GIS软件集成?   ——应采用何种方法进行处理和集成?   ——采用何种方法进行数据的更新和维护,等等。   方法指系统需要采用何种技术路线,采用何种解决方案来实现系统目标。方法的采用会直接影响系统性能,影响系统的可用性和可维护性。   人是GIS系统的能动部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组织管理能力是决定系统建设成败的重要因素。系统人员按不同分工有项目经理、项目开发人员、项目数据人员、系统文档撰写和系统测试人员等。各个部分齐心协力、分工协作是GIS系统成功建设的重要保证。   GIS应用系统建设需要从以上五个方面着手。 [编辑本段] GIS 的应用领域   地理信息系统在最近的30多年内取得了惊人的发展,广泛应用于资源调查、环境评估、灾害预测、国土管理、城市规划、邮电通讯、交通运输、军事公安、水利电力、公共设施管理、农林牧业、统计、商业金融等几乎所有领域。 (加测绘、应急、石油石化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   以下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领域分别回答了在各自领域内的作用   ◆ 资源管理 (Resource Management)   主要应用于农业和林业领域,解决农业和林业领域各种资源(如土地、森林、草场)分布、分级、统计、制图等问题。主要回答“定位”和“模式”两类问题。   ◆ 资源配置 (Resource Configuration)   在城市中各种公用设施、救灾减灾中物资的分配、全国范围内能源保障、粮食供应等到机构的在各地的配置等都是资源配置问题。GIS在这类应用中的目标是保证资源的最合理配置和发挥最大效益。   ◆ 城市规划和管理 (Urba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空间规划是GIS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城市规划和管理是其中的主要内容。例如,在大规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如何保证绿地的比例和合理分布、如何保证学校、公共设施、运动场所、服务设施等能够有最大的服务面(城市资源配置问题)等。   ◆ 土地信息系统和地籍管理 (Land Information System and Ca
扫地机器⼈的路径规划⽅法 路径规划技术是扫地机器⼈研究的核⼼内容之⼀,机器⼈定位与环境地图构建就是为路径规划服务的。所谓机器⼈路径规划技术,就是机器 ⼈根据⾃⾝传感器对环境的感知,⾃⾏规划出⼀条安全的运⾏路线,同时⾼效完成作业任务。 通常,移动机器⼈路径规划需要解决3个问题:   1)使机器⼈能从初始位置运动到⽬标位置;   2)⽤⼀定的算法使机器⼈能绕开障碍物,并且经过某些必须经过的点完成相应的作业任务;   3)在完成以上任务的前提下,尽量优化机器⼈运⾏轨迹。   移动机器⼈的路径规划根据其⽬的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种是传统的点到点的路径规划,另⼀种就是完全遍历路径规划。   点到点的路径规划是⼀种从起始点到终点的运动策略,它要求寻找⼀条从始点到终点的最优(如代价最⼩、路径最短、时间最短)并且合 理的路径,使移动机器⼈能够在⼯作空间顺利地通⾏⽽不碰到任何障碍物。完全遍历路径规划是⼀种在⼆维⼯作空间中特殊的路径规划,指 在满⾜某种性能指标最优或准优的前提下,寻找⼀条在设定区域内从始点到终点且经过所有可达到点的连续路径。   对于扫地机器⼈来说,其作业任务是清扫房间,它的路径规划属于完全遍历路径规划,需满⾜两个指标:遍历性和不重复性。所谓遍历 性是指扫地机器⼈运动轨迹需要最⼤程度的遍布所有可⼤空间,它反映的是机器⼈的⼯作质量问题。所谓不重复性是指扫地机器⼈的⾏⾛路 线应尽量避免重复,反映的是机器⼈的⼯作效率问题。   扫地机器⼈的⾃主寻路可以分为两种:随机覆盖法和路径规划式。 随机覆盖法   随机覆盖法,有⼈也称为随机碰撞式导航,但这并⾮是指机器⼈真正与环境中的物体产⽣碰撞,也⾮毫⽆章法的在地板上随机移动,换 ⾔之在⼯程操作中"随机"也是⼀个难以达到要求,随机覆盖法是指机器⼈根据⼀定的移动算法,如三⾓形、五边形轨迹尝试性的覆盖作业 区,如果遇到障碍,则执⾏对应的转向函数。这种⽅法是⼀种以时间换空间的低成本策略,如不计时间可以达到 100%覆盖率。随机覆盖法 不⽤定位、也没有环境地图,也⽆法对路径进⾏规划,所以其移动路径基本依赖于内置的算法,算法的优劣也决定了其清扫质量与效率的⾼ 低。 美国iRobot公司研发的iRobot Roomba 3-8系列是随机碰撞寻路系统的典型代表。   据称,其采⽤iAdapt智能化清扫技术的专利技术,这是⼀种软、硬件相结合的智能化AI清扫系统,硬件由Roomba前⽅的若⼲红外探 测器、底部灰尘侦测器和落差传感器、⽑刷胶刷边刷测速系统等等组成,通过Roomba的硬件传回的信息,iRobot⾃⾝的软件可以对回传 信息进⾏分析,根据红外回传信息的强度、范围、⾼度、转速、电流⼤⼩、阻⼒等参数,计算出前⽅障碍物⼤致形状,再经过软件的处理运 算,得出的结果就是Roomba下⼀步清洁⽅式,Roomba以每秒60次的速度计算周边障碍物的情况,同时根据所处环境作出40余种清扫动 作,如围绕、折返、螺旋、贴边、转⾝等等。   其次iRobot采⽤⾯积模糊判定算法,根据房间⾯积⾃动设定清扫时长。和路径规划不同的是,Roomba开始收集算法估算所需的两个 重要参数:单次⾏进距离和单位时间碰撞频率。单次⾏进距离越长则间接代表房间⾯积越⼤,⾛⼏步就调头则间接代表房间⾯积较⼩。每次 碰撞Roomba都能收集到相关信息,单位时间内碰撞频率越⾼代表房间⾯积越⼩,碰撞频率低则表⽰需要清扫的⾯积较⼤。 市⾯上⼤多数扫地机器⼈虽都采⽤随机碰撞寻路⽅式,然⽽清洁效率却差异很⼤,归根到底还是软件算法上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同样⼤家 买的都是随机碰撞寻路⽅式的扫地机器⼈,在覆盖率与效率上⾯却有天壤之别。   " 路径规划式   规划式导航需要建⽴起环境地图并进⾏定位。对路径规划的研究已经持续很多年了,也提出了很多种类的⽅法。不同的⽅法有各⾃的优 缺点,适⽤范围各不相同,没有⼀种路径规划⽅法能适⽤于所有的环境信息。其中的⼈⼯势场法、栅格法、模板模型法、法等是路径规划中 很典型的⽅法,并且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下⾯将分别介绍上述这些典型的路径规划⽅法。   1.⼈⼯势场法   ⼈⼯势场法是机器⼈导航中提出的⼀种虚拟⼒法,其基本⽅法是将机器⼈在周围环境中的运动设计成在⼀种势场中的运动,是对机器⼈ 运动环境的⼀种抽象描述,机器⼈在场中具有⼀定的抽象势能,势能源有两种:斥⼒极和引⼒极。   机器⼈在不希望进⼊的区域和障碍物属于斥⼒极:⽬标及机器⼈系统建议通过的区域为引⼒极。在极的周围产⽣相应的势,在任何⼀点的 势为该点产⽣的势之和.该势的负梯度称为势⼒。势场的建⽴主要⽤于动态避障,此时的引⼒极是局部环境中的中间⽬标,斥⼒极则是局部环 境中的障碍物。引⼒和斥⼒的合⼒作为机器⼈的加速⼒,来控制机器⼈的运动⽅向和计算机器⼈的位置。该⽅法结构简单,便于低层的实时
1.Lightware Terminal Equipment -- 光端机 2.Line Terminatinig Equipment -- 线路终接设备 3.Long Term Evolution -- 3GPP长期演进 3GPP长期演进(LTE: Long Term Evolution)项目是近两年来3GPP启动的最大的新技术研发项目,这种以OFDM/FDMA为核心的技术可以被看作“准4G”技术。3GPP LTE项目的主要性能目标包括:在20MHz频谱带宽能够提供下行100Mbps、上行50Mbps的峰值速率;改善小区边缘用户的性能;提高小区容量;降低系统延迟,用户平面内部单向传输时延低于5ms,控制平面从睡眠状态到激活状态迁移时间低于50ms,从驻留状态到激活状态的迁移时间小于100ms;支持100Km半径的小区覆盖;能够为350Km/h高速移动用户提供>100kbps的接入服务;支持成对或非成对频谱,并可灵活配置1.25 MHz到20MHz多种带宽。 LTE项目内容介绍 LTE(Long Term Evolution)项目是3G的演进,它改进并增强了3G的空中接入技术,采用OFDM和MIMO作为其无线网络演进的唯一标准。在20MHz频谱带宽下能够提供下行100Mbit/s与上行50Mbit/s的峰值速率。改善了小区边缘用户的性能,提高小区容量和降低系统延迟。 LTE的主要技术特征 3GPP从“系统性能要求”、“网络的部署场景”、“网络架构”、“业务支持能力”等方面对LTE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与3G相比,LTE具有如下技术特征[2][3]: (1)通信速率有了提高,下行峰值速率为100Mbps、上行为50Mbps。 (2)提高了频谱效率,下行链路5(bit/s)/Hz,(3--4倍于R6HSDPA);上行链路2.5(bit/s)/Hz,是R6HSU-PA2--3倍。 (3)以分组域业务为主要目标,系统在整体架构上将基于分组交换。 (4)QoS保证,通过系统设计和严格的QoS机制,保证实时业务(如VoIP)的服务质量。 (5)系统部署灵活,能够支持1.25MHz-20MHz间的多种系统带宽,并支持“paired”和“unpaired”的频谱分配。保证了将来在系统部署上的灵活性。 (6)降低无线网络时延:子帧长度0.5ms和0.675ms,解决了向下兼容的问题并降低了网络时延,时延可达U-plan<5ms,C-plan<100ms。 (7)增加了小区边界比特速率,在保持目前基站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小区边界比特速率。如MBMS(多媒体广播和组播业务)在小区边界可提供1bit/s/Hz的数据速率。 (8)强调向下兼容,支持已有的3G系统和非3GPP规范系统的协同运作。 与3G相比,LTE更具技术优势,具体体现在:高数据速率、分组传送、延迟降低、广域覆盖和向下兼容。 LTE的网络结构和核心技术 3GPP对LTE项目的工作大体分为两个时间段:2005年3月到2006年6月为SI(StudyItem)阶段,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2006年6月到2007年6月为WI(WorkItem)阶段,完成核心技术的规范工作。在2007年中期完成LTE相关标准制定(3GPPR7),在2008年或2009年推出商用产品。就目前的进展来看,发展比计划滞后了大概3个月[1],但经过3GPP组织的努力,LTE的系统框架大部分已经完成。  LTE采用由NodeB构成的单层结构,这种结构有利于简化网络和减小延迟,实现了低时延,低复杂度和低成本的要求。与传统的3GPP接入网相比,LTE减少了RNC节点。名义上LTE是对3G的演进,但事实上它对3GPP的整个体系架构作了革命性的变革,逐步趋近于典型的IP宽带网结构。 3GPP初步确定LTE的架构如图1所示,也叫演进型UTRAN结构(E-UTRAN)[3]。接入网主要由演进型NodeB(eNB)和接入网关(aGW)两部分构成。aGW是一个边界节点,若将其视为核心网的一部分,则接入网主要由eNB一层构成。eNB不仅具有原来NodeB的功能外,还能完成原来RNC的大部分功能,包括物理层、MAC层、RRC、调度、接入控制、承载控制、接入移动性管理和Inter-cellRRM等。Node B和Node B之间将采用网格(Mesh)方式直接互连,这也是对原有UTRAN结构的重大修改。 LTE的营运发展 按用户数量和市值计算,中国移动都是全球最大的移动运营商。此前,英国沃达丰、日本NTT DoCoMo、美国AT&T和Verizon等世界最主要电信运营商已经决定采用LTE技术,此次中国移动加入,将大力推动LTE技术的发展,LTE在后3G时代也将延续2G时期GSM的主流地位。   沃达丰CEO阿伦·萨林(Arun Sarin)昨日在巴塞罗那的移动世界大会表示,该集团将与中国移动和Verizon携手推进LTE技术,LTE将成为行业未来发展的明确方向。   目前,移动无线技术的演进路径主要有三条:一是WCDMA和TD-SCDMA,均从HSPA演进至HSPA+,进而到LTE;二是CDMA2000沿着EV-DO Rev.0/Rev.A/Rev.B,最终到UMB;三是802.16m的WiMAX路线。这其中LTE拥有最多的支持者,WiMAX次之。   LTE是由爱立信、诺基亚西门子、华为等世界主要电信设备生产商开发的技术,CDMA阵营的阿尔卡特朗讯和北电网络也有投入。CDMA近年来日渐失势,阿尔卡特朗讯已经在上周冲减了37亿美元与CDMA技术标准相关的资产,并将和日本NEC建立研发LTE的合资公司。   由于美国高通公司在3G时代占据了技术的核心专利,LTE阵营处心积虑搞OFDM绕开高通主要技术,可以肯定高通的地位会比3G时代有所削弱;同时,尽管高通的UMB技术乏有问津,该公司在巴塞罗那也宣布将于2009年推出多模LTE芯片组,高通在该领域仍将保持收益。   3GPP长期演进(LTE)项目是近两年来3GPP启动的最大的新技术研发项目,这种以OFDM/FDMA为核心的技术可以被看作“准4G”技术。3GPP LTE项目的主要性能目标包括:在20MHz频谱带宽能够提供下行100Mbps、上行50Mbps的峰值速率;改善小区边缘用户的性能;提高小区容量;降低系统延迟,用户平面内部单向传输时延低于5ms,控制平面从睡眠状态到激活状态迁移时间低于50ms,从驻留状态到激活状态的迁移时间小于100ms;支持100Km半径的小区覆盖;能够为350Km/h高速移动用户提供>100kbps的接入服务;支持成对或非成对频谱,并可灵活配置1.25 MHz到20MHz多种带宽。   LTE的研究,包含了一些普遍认为很重要的部分,如等待时间的减少、更高的用户数据速率、系统容量和覆盖的改善以及运营成本的降低。   为了达到这些目标,无线接口和无线网络架构的演进同样重要。考虑到需要提供比3G更高的数据速率,和未来可能分配的频谱,LTE需要支持高于5MHz的传输带宽。 我来完善词条 期待词条更完善 相关词条: TDD-LTE FDD-LTE VOLTE Altera VocalTec VocalTec Internet Phone 自定义分类: 3G、移动通信、4G、LTE 参考资料: http://www.c114.net/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53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