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大伦:写SWOT不会让你创业成功

jopen 8年前

昨天一篇【社会不该盲目鼓励专家发表他不懂的事】文章引起许多人广泛的讨论,今天继续延伸一些话题来跟大家交流。10 多年前,我曾试图将研究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在创业上,也具体去做了,其结果就如同我所说,不是工具有问题,而是评估的成本相较利益而言不划算,同时根本错得离谱。当时,我为了一个 20 万的投资案,很认真地思考、分析、精算可能带来的现金流与相关成本,在花了将近两周评估出 NPV 与 IRR 后,有一种心满意足的快感。然而,真正去做了之后才发现,效益完全跟我设想中的不同,事实上我根本没有从那个投资中赚钱,而是大大赔了一把。

那时候我惊觉,过去我在大学与研究所受的会计、财务相关训练,其实都隐含着一种假定的前提,就是「资源充沛」而且「数字无误」的情况。也就是说,按照公式、逻辑、定义去计算的数字结果当然正确,但真正的创业现实则是,那个数字本身就不是「稳定可预期实现的」。

换句话说,商学院教育的基本逻辑不在于「开创」,而在于「经营」,你有相关营运数字,叫你用会计逻辑纪录,同时编列报表,那么受过专业训练的学生做得到;接着你把这些数字,交给学财务的学生去分析,写报告,他也做得到。但是,如果你要他们去思考,怎么把这些「数字」从无到有弄出来,这可能就会难倒一票人。

所以昨天有位朋友的反馈内容说的很好:

很多专家教授绝对知道如何从 2 到3,但你问他如何从 0 到 1 or 2,他可能还是可以回答得出来,但真正去做可能就会发现落差很大。

说个故事跟大家分享。南投竹山有个非常有名的民宿叫天空的院子,它的主人叫何培钧,我们同一所高中,所以我都称呼他学长。

10 年前,天空的院子还是一个破烂的百年古厝,当时培钧学长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发现了它,然后毅然决然的贷款1,500 万买下,接着与自己的医生表哥古孟伟,两个人就这样捲起袖子,自己开始动手翻修。那时候他只有一股傻劲,觉得台湾有这么美,具有百年文化历史意义的古厝,竟然就让它这样荒废在山里,着实可惜,但自己手边没钱,跑遍了 10 多家银行就是没人肯借钱给他,因为大家都认为他疯了,为什么要花钱买一个根本没有经济价值的古厝,当然也相当于认定他还不起这笔钱,因此吃了好多次闭门羹。

他告诉我,做这件事之前,也曾经回学校去跟时任系主任的教授讨论说:「我想去山上把文化找回来。」系主任愣了一会儿,然后反问他:「我看你要不要先去做一下 SWOT 分析?」培钧学长则用坚定的语气答道:「不用分析了,因为全部都是劣势跟威胁。」老师不禁大笑说:「那你身上有钱吗?」他则大声回答:「完全没有。」

然而他没想这么多,因为他心中有一股热烈的执着,为了保存这台湾美好的百年价值,同时希望未来可以让更多人关注到这件事,因此他还是没有放弃自己的强烈创业慾望,最终终于感动了某家银行经理,将贷款给了他去圆梦。翻修完毕后,户头所剩无几,同时,营业第一个月,营收八千多元,但要缴六万多元的贷款,甚至隔两个月后还收到催缴通知,若不还钱就要面临查封拍卖的命运。那时候,他拼死命的写信,「每天」规定自己要写 15~20 封信给各地政府机关、中小企业,同时一个人带着精美的介绍 DM 挨家挨户拜访,一步一脚印的开拓民宿业绩。

最后,他的事迹传开,感动了南投县文化局长,于是局长带着马修连恩与其工作同仁,一同入住了天空的院子,马修连恩甚至为这美丽的民宿写了曲子,用「天空的院子」作为 CD 专辑名称,最后入围了金曲奖最佳古典音乐专辑。从此天空的院子知名度大增,何培钧学长开始被许多媒体採访,吴念真、陈文茜、天下杂志、商业周刊、各大媒体电视台蜂拥而至,开始大量散播传递何培钧传奇的创业故事。

我永远记得培钧学长在演讲中提到的一段话,大意是说,

当他心中充满着坚定的理想与热情时,从没想过失败,只想着要用尽一切方法活下来,纵然现在回头看是很冒险、很天真,但如果从头来一次,他还是会这样做,坚定为着自己人生最想完成的梦,拼尽一切去实践它!

好,故事说完,让我们来试着推想一下,如果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商院学生、老师们来做这件事,会有什么流程?

或许就如同文内系主任所说的,要先写份计划书,评估一下 SWOT、五力分析、市场调查,透过行销逻辑来做 STP,接着拟定行销 4P,然后用 Biz Model Canves 建立商业模式图,分析一下自己未来可能需要的关键伙伴、资源,接着针对自己预设的目标客群设定自己的价值主张,然后思考自己销售的通路与顾客关係维持的方式,最终编制出未来五年度预计的损益表与现金流量表。

我必须说,这些思维逻辑都没错,但很抱歉,即便你想得再仔细,等你真的去创业就发现,怎么完全跟想像中的不同?没错,这就是创业,预期的情况跟实际情况落差甚大,这就是「创业」!而且,即使我都把话说的这么明白直接,也能举出实际例子告诉你,但我必须说,很多专家学者还是会嗤之以鼻,觉得像是何培钧这种人成功是运气好,因为有更多的人因此而失败,所以不足以作为「通例」来看。

OK,我认同培钧学长的成功不能视为「通例」,事实上他的确冒了很大的风险,连我自己如果 10 年前遇上他,要找我共同投资,可能我也不愿意。不过,我也想提出两种反思:

为什么我们需要寻找通例?然后,创业成功的人是否就存在着通例?

如果他在没有条件、没有资源的情况下创业成功,你认为是运气好,那么,事先撰写创业计划书,把所有资源准备到位,就能够提高成功率吗?

针对第一个问题我必须直白说,会有这种问题出现,就是学术圈「必然」会犯的毛病。因为学术研究喜欢去「归纳」整理某些成功要素,然后试图复制、重复施行这种要素,以期待得到一样的结果。所以当我们看到某些人的成功,某些企业做了件漂亮的布局,就会兴奋异常的想去探询人家如何做到?做了哪些事?然后希望从中获得某种「启发」。

然而商业的现实则是,启发绝对有,但启发终究只是启发,未必有复制的机会与价值。因为,创业的成功根本没有通例可循,每一个成功个案必然有其独特的时空背景、条件、机缘等...因素,共同串起一个成功的事件。

换句话说,一个人创业成功就是成功,你可以跟他学习他的思维方式、哲学观、价值观,但你未必能复制,或者即便复制了元素,也未必能复制他的成功。这就是创业,你应该将成功视为一个独立的个案去看,而不是试图找出一个通例法则,那完全不贴近现实。要真让我来说,我认为创业的成功,跟创办人的人格特质有绝对的关係,是那些人格特质导向了某种行为,然后才是这些行为导致了他的成功。

现实的证据就是,同样是英文老师,有人在校园内教一辈子书,也有人毅然决然离开后建立了电商帝国;同样卖面包,有人一家店营业额上亿,也有人会赔钱倒闭;同样开模具厂,有人干了 20 年还是模具厂,但有人成为代工之王;同样开路边摊卖小吃,有人几年后成了连锁店老板身价上亿,也有人还是冒着刺骨寒风摆摊躲警察。

这一切都是「人」的特质使然,跟学会什么、不会什么,有没有准备好,有没有足够资源,没有绝对关係。当然,也就跟有没有写计划书关係更远了。创业做生意,毕竟是一种「科学」与「哲学」的综合体,有系统性的知识可学习,却也有不具系统性的经验需要建立。

所以,越早期的投资,看的都是创办人,看的都是团队,而不是产品或服务。因为人对了,事情就会对;人不对,就算项目再漂亮,市场再大,资源再多,很快就会出现问题。必须直到运转上了一定程度轨道,这时候高等教育的管理知识才逐渐派得上用场,专家、学者、顾问才能在这样的资源条件下,协助团队迈向更高的成就。

能具有从无到有、从 0 到 1 开创本事的创业人非常稀少,那绝对不是受过多少教育、多高等知识能获得的。唯有靠实际去市场上历练,经历无数次挫败,被嘲讽、被瞧不起、被拒绝,在绝望之下重新燃烧斗魂,奋勇迈进不畏艰难者,才能脱胎换骨成为创业的英雄。

在我来看,创业人做的真的是「粗活」,不仅一个人要当好几个人用,也要能经得起捶打还打不死,被打残了还要孤独地激励自己重新站起来,为的就是一口气,一个证明自己眼光没有错的机会。

我无意把创业人捧得多高,但事实就是,他们创业初期遭受的打击,其实比一般人要多很多,痛苦的程度若没经历过难以想像。很多人只看到他们成功后的风光,谁去想过他们去求人时的心酸,过年过节自己一个人焦虑想着下一年度计划的辛苦,对业绩的要求还要让员工觉得自己没人性,无法陪伴家人也可能面临争执与无奈的挣扎?

总而言之,创业的成功与学历没有直接的关係,当然也与在某个领域有多专精未必有关。专业只是创业的基础,是上擂台的门票,但能在擂台上打多久,就全凭个人本事。许多武术都有招式,但你上了擂台,比的就是实战技巧与经验,毕竟你能练,别人也能练,招式都懂,剩下的就是看谁临场反应强了。

创业,就是这么一回事,比实力,比临场反应,也比运气。成功者,绝对都是独一无二;但失败者,却往往有相同的毛病。我们唯一能做的,只是减少重蹈前人错误的覆辙,同时避开明显的错误,剩下的,就要看机缘。

「不是看到机会才努力,而是要努力到机会来临」

这句话是培钧学长演讲时经常带给大家的勉励,而我也深信,唯有不断努力,才能带来好的机缘。机缘不会从天上平白无故掉下来,天道酬勤,努力不懈,必将带给你更好的成功机缘。这就是为什么你需要具有创业家精神,屡败屡战,终将能成就自己的一片天。

仅将此文与大家分享,也献给我敬爱的培钧学长。


来自: www.inside.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