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VZ VS Docker,不火只是时机的错吗?

jopen 9年前

OpenVZ和Docker都是轻量级的虚拟化技术,OpenVZ早在2005年就已经诞生,并且采用自行修改的Linux内核,安全性高于LXC和Docker,也已经成功地应用在生产环境中。 我对OpenVZ工程师充满尊敬,他们贡献的范围不仅包括OpenVZ,还包括主流Linux内核:PID namespace和net namespace,以及一些cgroups controller。 更不必提他们直接对LXC和Docker的贡献。但为什么OpenVZ技术高超如斯,却一直不温不火?而作为后继者的Docker,仅仅1年的时间就已经火到一塌糊涂?

我的看法是这样的:

OpenVZ和Docker的不同境遇,不是技术的原因,也不是宣传的原因,归根结底是由于二者的适用情景不同。

OpenVZ容器是一个轻量虚拟机,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环境,它的主要用途是充当虚拟私有服务器。而Docker的哲学是“每个容器运行一个应用进程”。 不自行定制的话,Docker容器内不会带init等服务,它的主要用途是应用的运维,包括打包、转移、部署和运行等环节。LXC的本质是一个支持主流内 核而非定制内核的OpenVZ,它与OpenVZ有很多共同的开发者。LXC容器也更接近于轻量虚拟机。

OpenVZ解决的是云基础设施提供者管理虚拟机的问题,主要应用在多租户的公有云环境;而Docker解决的是应用运维的问题,至少在现阶 段,主要应用在本单位的私有计算设施上。为什么Docker安全性还没有足够保证,已经有这么多单位采用?因为以前这些应用直接部署在本单位购买的物理服 务器或者虚拟机上,现在则是用Docker打包在容器内,这样既提高了运维的效率,安全性也不会比之前的工作方式低。

显然,需要应用运维的用户远远多于云基础设施提供者,所以,OpenVZ和Docker就有了不同的发展境遇。

从公司和生态的角度来说:

OpenVZ背后的公司是Parallels,主打的商业产品是Parallels Cloud Server(PCS)。根据官方网站,已经有10,000多家云服务提供商采用了Parallels的解决方案。在公有云平台这种多租户的环境中,安全 是重中之重。因此,PCS采用的是修改过的RHEL6内核(`2.6.32`),对RHEL7内核的修改估计2015年会完成。OpenVZ和PCS共享 相同的内核,但是用户态工具大不相同。举个例子,OpenVZ只提供命令行工具`vzctl`,而PCS则提供了完整的API。如果像我之前那样,需要在 程序中集成OpenVZ,就只能封装命令行的`vzctl`。且不说研究`vzctl`的各种参数、解析标准输出这些琐碎工作,更要命的是有些 `vzctl`操作是独占的,此时不允许多个`vzctl`进程并发执行。没有API,导致一个严重的后果:形不成一个以OpenVZ为中心的生态系统。 也许这是Parallels有意为之。如果OpenVZ提供完善的API,总会有人去开发相应的实用工具和服务,最终与PCS形成事实上的竞争关系。

由于着眼点是轻量虚拟机,OpenVZ提供的模板(即镜像)都是操作系统,主要包括CentOS/Debian/Fedora/Ubuntu等 几种,这就没必要专门设一个类似于Docker Hub那样的镜像中心。OpenVZ的镜像文件会映射到ploop设备上。有人问:把容器的文件直接写在常规文件系统,然后`chroot`不就完了呢? 使用[ploop的好处](https://openvz.org/Ploop/Why)包括:不同的容器可以有不同的文件系统设置,且互不相影响性能; 支持快速建立快照;有文件系统写入操作的跟踪器,有利于实现文件系统数据的实时迁移。OpenVZ还开启实时迁移工具项目[CRIU] (http://criu.org/Main_Page),它充分地利用了ploop的特性和OpenVZ内核提供的kernel memory controller,后者意味着我们可以把一个虚拟机的内存状态也迁移到别处。

你看,OpenVZ开发者完全是从虚拟机的视角研发技术和产品。不知道是否受到Docker发展态势的影响,在2014年底的[OpenVZ past and future](http://openvz.livejournal.com/49158.html)一文中,Parallels决定把OpenVZ和 PCS合并为一个统一的开源代码库,OpenVZ用户也能够像PCS用户那样使用更稳定、更多的功能特性。第一步是在2015年开放基于RHEL7修改的 内核,重点是增加kernel memory controller支持,随后是ploop。是的,轻量虚拟机是OpenVZ永恒的视角,它一直狂奔在轻量虚拟机的道路上。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4年底,Parallels也宣布了自家PCS对Docker的支持(http://sp.parallels.com /news/pr/release/article/parallels-announces-support-for-docker- applications-on-parallels-containers/)。

反观Docker,它本来是dotCloud公司(当然,现在改名叫Docker公司了)的一个内部项目。dotCloud提供的服务是云计算 应用引擎(Platfor as a Service,PaaS),云应用的运维才是dotCloud目标用户(即开发者和运维人员)的痛点。Docker镜像描述了应用程序的依 赖,Docker用容器技术实现不同应用的隔离(这避免了不同应用的依赖之间相互影响)和转移。用户的应用千差万别,不可能像操作系统镜像那样只有有限几 种,这就需要一个Docker Hub供大家分享各种应用程序镜像。Docker还应用Copy-on-Write技术和分层文件系统,有效地解决了Docker镜像和容器的大小问题。 Docker完全开源,一开始就提供API,于是围绕Docker的工具和服务层出不穷,一个生态系统出现了。

OpenVZ和Docker的发展水平不同,是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vision,所以它们才会采取不同的镜像方案。也就是说,采用不同的镜像方案是“果”,而不是“因”。

从长远看,Docker有更好的发展前景。无论用户的基础设施是物理服务器、KVM/XEN虚拟机还是OpenVZ容器,最终目标还是要部署实现商业价值的应用。Docker提供的是每一个软件与互联网企业都需要的工具和服务,而OpenVZ容器只是诸多选择之一。

最后,说句题外话,一个常见的问题是坚持每个Docker容器只运行一个应用进程,还是当作一个轻量虚拟机?如果我的分析成立,应该坚持前者。如果要把容器当作一个轻量虚拟机,LXC/LXD更适合。

还有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如果我们是Docker的开发者,如何实现Docker的商业价值?目前Docker存在什么问题,需要采取哪些改进措施?

欢迎回复您的想法与我们讨论。


来自: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ODM3MzkyNQ==&mid=208427896&idx=1&sn=60f79555735039bd870f7b4b086cba7e&3rd=MzA3MDU4NTYzMw==&scene=6#rd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