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VM上的随机数与熵池策略

在apache-tomcat官方文档:如何让tomcat启动更快里面提到了一些启动时的优化项,其中一项是关于随机数生成时,采用的“熵源”(entropy source)的策略。

他提到tomcat7的session id的生成主要通过java.security.SecureRandom生成随机数来实现,随机数算法使用的是”SHA1PRNG”

private String secureRandomAlgorithm = "SHA1PRNG";

在sun/oraclejdk里,这个算法的提供者在底层依赖到操作系统提供的随机数据,在linux上,与之相关的是/dev/random/dev/urandom,对于这两个设备块的描述以前也见过讨论随机数的文章,wiki中有比较详细的描述,摘抄过来,先看/dev/random

在读取时,/dev/random设备会返回小于熵池噪声总数的随机字节。/dev/random可生成高随机性的公钥或一次性密码本。若熵池空了,对/dev/random的读操作将会被阻塞,直到收集到了足够的环境噪声为止

/dev/urandom则是一个非阻塞的发生器:

dev/random的一个副本是/dev/urandom (”unlocked”,非阻塞的随机数发生器),它会重复使用熵池中的数据以产生伪随机数据。这表示对/dev/urandom的读取操作不会产生阻塞,但其输出的熵可能小于/dev/random的。它可以作为生成较低强度密码的伪随机数生成器,不建议用于生成高强度长期密码。

另外wiki里也提到了为什么linux内核里的随机数生成器采用SHA1散列算法而非加密算法,是为了避开法律风险(密码出口限制)。

回到tomcat文档里的建议,采用非阻塞的熵源(entropy source),通过java系统属性来设置:

-Djava.security.egd=file:/dev/./urandom

这个系统属性egd表示熵收集守护进程(entropy gathering daemon),但这里值为何要在devrandom之间加一个点呢?是因为一个jdk的bug,在这个bug的连接里有人反馈及时对 securerandom.source 设置为/dev/urandom它也仍然使用的/dev/random,有人提供了变通的解决方法,其中一个变通的做法是对securerandom.source设置为/dev/./urandom才行。也有人评论说这个不是bug,是有意为之。

我看了一下我当前所用的jdk7的java.security文件里,配置里仍使用的是/dev/urandom

## Select the source of seed data for SecureRandom. By default an# attempt is made to use the entropy gathering device specified by# the securerandom.source property. If an exception occurs when# accessing the URL then the traditional system/thread activity# algorithm is used.## On Solaris and Linux systems, if file:/dev/urandom is specified and it# exists, a special SecureRandom implementation is activated by default.# This "NativePRNG" reads random bytes directly from /dev/urandom.## On Windows systems, the URLs file:/dev/random and file:/dev/urandom# enables use of the Microsoft CryptoAPI seed functionality.#securerandom.source=file:/dev/urandom

我不确定jdk7里,这个/dev/urandom也同那个bug报告里所说的等同于/dev/random;要使用非阻塞的熵池,这里还是要修改为/dev/./urandom呢,还是jdk7已经修复了这个问题,就是同注释里的意思,只好验证一下。

使用bug报告里给出的代码:

import java.security.SecureRandom;class JRand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System.out.println("Ok: " +SecureRandom.getInstance("SHA1PRNG").nextLong());}}

然后设置不同的系统属性来验证,先是在我的mac上:

% time java -Djava.security.egd=file:/dev/urandomJRandOk: 8609191756834777000java -Djava.security.egd=file:/dev/urandom JRand0.11s user 0.03s system 115% cpu 0.117 total% time java -Djava.security.egd=file:/dev/./urandomJRandOk: -3573266464480299009java -Djava.security.egd=file:/dev/./urandom JRand0.11s user 0.03s system 116% cpu 0.116 total

可以看到/dev/urandom/dev/./urandom的执行时间差不多,有点纳闷,再仔细看一下wiki里说的:

FreeBSD操作系统实现了256位的Yarrow算法变体,以提供伪随机数流。与Linux的/dev/random不同,FreeBSD的/dev/random不会产生阻塞,与Linux的/dev/urandom相似,提供了密码学安全的伪随机数发生器,而不是基于熵池。而FreeBSD的/dev/urandom则只是简单的链接到了/dev/random。

尽管在我的mac上/dev/urandom并不是/dev/random的链接,但mac与bsd内核应该是相近的,/dev/random也是非阻塞的,/dev/urandom是用来兼容linux系统的,这两个随机数生成器的行为是一致的。参考这里。

然后再到一台ubuntu系统上测试:

% time java -Djava.security.egd=file:/dev/urandomJRandOk: 6677107889555365492java -Djava.security.egd=file:/dev/urandom JRand0.14s user 0.02s system 9% cpu 1.661 total% time java -Djava.security.egd=file:/dev/./urandomJRandOk: 5008413661952823775java -Djava.security.egd=file:/dev/./urandom JRand0.12s user 0.02s system 99% cpu 0.145 total

这回差异就完全体现出来了,阻塞模式的熵池耗时用了1.6秒,而非阻塞模式则只用了0.14秒,差了一个数量级,当然代价是转换为对cpu的开销了。

// 补充,连续在ubuntu上测试几次/dev/random方式之后,导致熵池被用空,被阻塞了60秒左右。应用服务器端要避免这种方式。

(全文完)如果您喜欢此文请点赞,分享,评论。

  • 2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JVM内存结构: JVM内存分为如下五个部分: 1. 程序计数器 程序计数器是一块较小的内存空间,它可以看作是当前线程所执行的字节码的行号指示器。每个线程都有一个程序计数器,是线程私有的,生命周期与线程相同。 2. Java虚拟机栈 Java虚拟机栈也是线程私有的,生命周期与线程相同。每个方法执行的时候,JVM都会同步创建一个栈帧(Stack Frame)用于存储局部变量表、操作数栈、动态链接、方法出口等信息。方法调用结束后,相应的栈帧也会被销毁。 3. 本地方法栈 本地方法栈也是线程私有的,它与Java虚拟机栈的作用非常相似,只不过它是为虚拟机使用到的Native方法服务。 4. Java堆 Java堆是JVM所管理的内存中最大的一块,也是所有线程共享的。Java堆是用于存储对象实例的内存区域,几乎所有的对象实例都在这里分配内存。Java堆是垃圾收集器管理的重点区域,也被称为GC堆。 5. 方法区 方法区也是线程共享的,用于存储已被JVM加载的类信息、常量、静态变量、即时编译器编译后的代码等数据。在JDK8之前,永久代(PermGen)是方法区的一部分。在JDK8时,永久代被彻底移除,使用了元空间(Metaspace)来代替。 内存分配策略JVM的内存分配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对象优先在Eden区分配 当JVM需要为新的对象分配内存时,会优先在Eden区进行分配。如果Eden区没有足够的空间,JVM会通过Minor GC回收部分内存空间。 2. 大对象直接进入老年代 如果要分配的对象大小超过了Eden区的一半,JVM会直接将该对象分配到老年代。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在Eden区内产生大量的垃圾对象,从而降低了Minor GC的频率。 3. 长期存活的对象进入老年代 JVM会为每个对象定义一个年龄计数器,当一个对象在Eden区经历了一次Minor GC后仍然存活,会被移动到Survivor区。在Survivor区中,对象会被继续观察,如果其存活时间达到了一定的阈值,就会被晋升到老年代中。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长期存活的对象能够在老年代中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分配。 4. 空间分配担保 每次进行Minor GC时,JVM都会检查老年代的可用空间是否足够,如果足够,就可以安全地将所有存活的对象晋升到老年代中。如果不足,JVM会检查这次Minor GC之前的晋升到老年代的对象的平均大小与老年代的剩余空间的比值,如果比值大于某个阈值(通常为50%),那么这次Minor GC就会中止,JVM会进行Full GC来释放一些空间。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